眼下許多人會說,什么年代了練武有何用,這時我不禁要問習武與這年代有關嗎?練武難道一定要在那動蕩的年代,這些其實都是現在人給自己找的說辭,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知道不去闖紅燈,可是真正時刻都做到了嗎?說的時候頭頭是道,而一旦付諸行動的時候,都說其他都是這樣的,這其實是社會存在的根本問題,話又說回來,如果沒有某個人,社會還存在,眾多借口就掩飾自己那份無知與個性的貪婪。做人首先要立身,立身的關鍵是善學,習武也是后天的勤學苦練。在看別人可以做到一拳一腳很有力道的時候,不是你做不到,是你根本沒有去嘗試。習武就是在練的過程中,感受生命是在不斷的堅持,不是做不到,而是沒有去做或者沒有一直堅持做下去。
在奧林匹克的故鄉希臘,體育被用來培養勇氣和意志等品德。武術也是體育,在古代文人都佩劍,一是裝飾,二來還可以舞劍,在古代的軍中舞劍也是娛樂的范疇,希臘的體育精神其實在我個人看來就是我們武術的精神,它有強烈的個人競爭性,并不強調團隊的配合。有著更多的個人表現形式,這個也是如今的武術發展需要引以為戒的地方,如今的社會需要團隊配合,通過武術的訓練,讓某個個人有足夠的信心去體現自我。古希臘的士兵在訓練的時候要身穿五十斤以上的鎧甲,在對殺中,要是沒有足夠的體力根本無法支撐下去,而這些都需要通過長期的訓練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就培養了士兵的不屈精神,奧林匹克永遠是培養良好的公民。可是我們不難看出現在的奧林匹克運動在中國已嚴重變味,我們中國人太在乎那獎牌的數量,而不再乎奧林匹克精神,正如現在許多武校里面,只會教孩子們打架不傳授做人的道理一樣。我們能不能反思一下,習武出來可以打架還有沒有學到什么?這個問題其實是對所有從事武術事業的教練師傅們說的。是做教練做師傅的人要孩子怎么習武怎么做人做事,就像現在的學校一樣,老師動不動就要求學時過節送禮,不送禮的就另眼相看。這樣能夠把教育做好嗎?這些就是看為師者有沒有私心了,如果我們能夠做到嚴格遵守社會公德,遵守師德教育,讓每一個想學好練好的孩子有所收獲,在他成長起來后一定會有興趣繼續堅持下去的心愿。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盡職的師傅!
社會沒有問題,是人的問題,武術沒有問題,亦是人的問題。武術精神的流失會讓這個社會失去許多正面的東西,這就是為什么現在社會上人們都在比壞,而不是去弘揚正氣。在習武的過程中會體會到正做事,正思維,正精進。做人與習武的最終趨向是自我的表現,將自己的能量發揮出來,大家都會去唱去說,為什么不去做,需要學習的就是李小龍的截拳道精神,他的拳腳功夫很厲害,但是他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他將中國武術文化推廣至深。我們許多人只記得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