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瑯彩是釉上彩品種之一,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著名的宮廷御用瓷。是在已燒好的素胎上涂彩料作底,在底色
上加繪紋飾,再經爐火燒制而成。分為“掐絲琺瑯”和“畫琺瑯”兩種。
琺瑯彩始創于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時,琺瑯彩得到進一步發展。琺瑯彩吸取了銅胎畫琺瑯的技法,在瓷質的胎
上,用各種琺瑯彩料描繪而成的一種新的釉上彩瓷,亦稱“瓷胎畫琺瑯”。雍容華貴的琺瑯彩問世,雖與“康熙盛世
”有關,但與雍正的關系更為重要。雍正登基后,對社會進行了一番改革,大大提高了景德鎮制瓷藝人的社會地位。
鎏金是中國一項傳統的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勞動中總結創造的工藝。中國的鎏金技術始于戰國,同時中國也是世
界上最早使用這一技術的國家。和田玉則是我國的瑰寶,其文化內涵也是不言而喻的。和田玉在我國歷史悠久,有上
千年的歷史。古書曾提到“玉德“之說。雖然說法多樣,但是大概內涵不變。東漢的“五德說”做了很好的詮釋。
此件藏品體積碩大,胎體厚重,爐口廣圓,口沿內側平臺厚實,短頸,溜肩,鼓腹,爐身嵌附雙沖天束耳,向上流
線延伸,底三足鼎立,呈獸首吞柱式樣,氣勢威嚴,古拙沉穩。周身滿飾纏枝花卉紋,紋樣中填紅黃粉等琺瑯彩料,
搭配精美,寓意美好,繁花似錦,且布局具有較好的整體感和層次感,生動傳神,靈動精彩,整幅畫面賞心悅目。此
爐色彩豐富,窮盡其妍,鎏金璀璨,紋飾纏枝精細流暢,釉色種類豐富,紋飾題材吉祥,具有濃郁的宮廷氣息,實為
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廈門伯得富展覽有限公司多坐落于美麗的鷺島廈門,公司占地面積兩千多平,是一家從事藝術品收藏交易,卓具
名譽地搭建起國際型藝術品交易平臺,伯得富不僅限于收藏研究投資,現在致力于海內外、出版、交易于一體的
綜合性平臺。自成立以來,始終把“為客戶創造增值價值,為員工創造發展平臺和空間,為股東創造持久的價值
,使伯得富成為行業影響力和受尊敬的伯得富”作為奮斗目標,不斷強化伯得富內部管理機制,十分注重管理體
制的建設和風險防范機制的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