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伯得富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聯系人:方經理
先生 (方經理) |
電 話:0592-2036605 |
手 機:18649660553  |
 |
|
 |
|
青花梅瓶在哪里鑒定評估 |
梅瓶為歷代瓷器造型中格調*為高雅的重要器型之一,青花梅瓶*近的市場價值 青花梅瓶的*新成交記錄,自
宋元以來,價值品質都高于同儕。近年來拍賣市場上不斷哄抬梅瓶的價位。這些記錄震驚了國際和國內收藏界,一時
間元青花“搜刮”之風興起,尤其是元青花數量較少,更為藏家青睞。所以,每當有元青花出土,都會讓收藏界沸騰
不已。
梅瓶的特點:小口短頸,豐肩弧腹,脛部內斂,圈足微外撇,胎體細膩潔白,口部、頸肩部、腹部、脛部和底部分段
制作后粘接,修胎技法精湛,所以,器身光滑整齊,沒有接胎的痕跡。造型規整,比例和諧,俊秀穩重,端莊大方。
梅瓶*早出現于唐代,宋遼時期較為流行,并且開創了許多新品種,元明清繼續燒造,以元代景德鎮青花梅瓶*
為精湛。梅瓶以小口、翻唇、短頸、頸肩之間形成近90度的硬折角,瓶腹鼓圓、腹脛瘦長,形成一種體態秀美的造型
,被譽為“天下*一器形”,歷代極盡追捧。清代乾隆時期的梅瓶,價位很高,梅瓶是乾隆朝經典的陳設御瓷,品類
多樣,裝飾豐富,而且量少而質精,其中青花一項多為摹古之作,傳世多見為兩類,一是青花折枝花果紋,一是龍紋
,而存世數量后者遠遜于前者,異常珍稀。
元代梅瓶主要以青花制作形式為主,特點是”胎質潔白致密,青花發色蒼翠濃艷,瓶中繪人物的生動神情尤其精彩,
“寶蓮紋” 裝飾,襯以蒼松、梅竹、山石等。
清代梅瓶型制嚴謹碩大,氣勢奪人,其胎質堅挺,釉色瑩潤潔白,所繪題材繁多,龍紋,鳳紋,植物圖案,歷史題材
,尤以龍,鳳,蓮裝飾為主,繪飾疏朗有致,自然流暢,顯示出清代瓷器*高工藝水準,極具收藏價值。此器造型秀
美,做工細膩,云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鑒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云紋和如意云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瓶小口卷唇,短
頸,豐肩,斂腹。瓶蓋上有寶珠鈕。通體青花紋飾,肩飾仰覆如意云頭紋,如意頭內飾折枝花紋,腹飾折枝果紋,近
足處飾變形上仰蓮瓣紋和忍冬紋。蓋面飾下垂蕉葉紋,蓋壁飾花葉紋。
梅瓶屬于青花瓷的一種,在明代即明代以前并無梅瓶一詞,在清代的《飲流齋說瓷》中說道:“口徑之小僅與梅
之痩骨相稱,故曰梅瓶。”小口外撇,短頸豐肩。紋飾分為三組,肩部飾鳳穿牡丹紋。腹部主體紋為四個菱形開光,
分別繪四愛圖。腹下部繪一圈仰覆蓮紋和忍冬紋,器體較厚重,通體施白釉,釉面泛青,器內無釉,具有元代典型特
征。
在中國梅瓶從宋代直到18世紀都很流行。梅瓶短頸小口,形體修長,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