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AT適用范圍:所有行業。 C-TPAT:即海關- 商貿反恐怖聯盟(Customs-Trade Partnership Against Terrorism) C-TPAT :供應鏈安全管理9.11事件發生至今已有近四年的時間,供應鏈的安全管理仍是一大課題。
至現時為止, C-TPAT 已為九個界別建立了安全建議 ( 即 Security Recommendations ) : 進口商 (Importers) 航空運載商 (Air Carriers) 海運運載商 (Sea Carriers) 陸路運載商 (Rail Carriers) 貨物承攬 / 貨運代理商 / 無船舶公共承運商 (Air Freight Consolidators/ Ocean Transport Intermediaries/ NVOCCs) 美國本地港口管理當局 / 碼頭經營商 (US Marine Port Authority/Terminal Operator) 外國制造廠商 (Foreign Manufacturers) 貨倉經營者 (Warehousing) 程序安全 (Procedural Security) 信息處理 (Documentation Processing) 實體安全 (Physical Security) 存取監控 (Access Controls) 人員安全 (Personnel Security) 教育訓練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wareness) 申報艙單程序 (Manifest Procedures) 運輸安全 (Conveyance Security) 凡進入美國的貨物一直到貨柜送至美國客戶端為止,在整個供應鏈中必須有一套完整的數據記錄,包括供貨商的貨品數據、運送過程、棧放時間、人員名單等。
實施總則:
工廠須提供的資料及軟硬件設施
實體安全 1、硬件設施 2、軟件設施
存取監控 1、產品資料存放的安全 2、交接運輸的安全 3、資料信息實物接收的安全。
人事安全 1、建立招聘管理制度 2、求職人員基本資料驗證 3、重點崗位人員安全監控
教育和培訓 1、制定符合要求的培訓計劃 2、實施及考核
危機意識 1、建立監控機制 2、隨時發布*新信息 3、定期進行評估
管理系統 1、政策 2、管理審核 3、管理代表 4、計劃與實施 5、對供應商的控制 6、糾正預防行動 7、對外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