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瓷出現在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瓷的基礎上,受琺瑯彩的直接影響而創燒的新品種,它以艷麗耀眼的顏色、溫文爾雅的韻味、卓爾不群的個性,融匯出迎合清代社會習俗的裝飾效果。粉彩瓷在雍正、乾隆朝到達鼎盛,《陶雅》中稱譽“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后無來者,鮮艷耀眼”。雍正粉彩瓷的呈色豐厚多變,色澤亮堂柔麗,彩料濃淡天然,粉質感強,新鮮燦爛,清雅秀美。
粉彩瓷是琺瑯彩之外,清宮廷又一創燒的彩瓷。粉彩也叫“軟彩”,是釉上彩的一個品種。所謂釉上彩,就是在燒好的素器釉面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攝氏600度至900度溫度烘烤而成。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基礎上,受琺瑯彩制作工藝的影響而創造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始見于康熙晚期,后歷朝流行不衰
雍正帝的淡泊心境和內斂的美學修養決定了雍正粉彩瓷不同于康熙瓷渾厚硬朗、挺拔向上的陽剛之美,而體現出一種委婉細膩、纖細柔和的含蓄之美,“文雅、精細”的審美標準是雍正粉彩瓷特征的集中體現,既有別于民間的巧妙工藝,“外造之氣”,又凸顯出“內廷恭造之式”,盡顯皇家風范。無論是大小器皿都制作精工,講究細部處理,注重線條變化,做到比例協調,高矮適度,恰到好處,真可謂增一分則拙,減一分則陋。并以生活用瓷最多,同時還有一定數量的陳設瓷。主要品種有:盤、碗、碟、杯、尊、罐、壇、缽、各式瓶、花觚、筆筒,各式茶壺、茶具、方房用具等。既有繼承傳統式樣,也有借鑒其它工藝品的器型,還有許多取材于自然界的花果形態等,可謂博采眾長。
因粉彩彩料中含有玻璃而得名,雍正粉彩的顏色具有鮮而雅,粉而柔的特點。色彩豐富多變,同一種色又有濃淡、深淺之分,色彩周圍往往泛有七色光.
所謂“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濁劑,屬氧化鉛、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濁作用,可以使彩繪出現濃淡凹凸的變化,增加了彩繪的表現力,讓畫面粉潤柔和,富于國畫風格,因此博得“東方藝術明珠”的美稱。
雍正粉彩在紋飾上采用中國傳統繪畫的沒骨法渲染,突出畫面的陰陽、濃淡,富有立體感。取材范圍廣泛,尤以植物花卉紋居多,常見的有牡丹、月季、海棠花、蓮花、桃花、玉蘭花、三秋、九秋、落花流水、過枝花、團花、松竹梅等。且畫面多是清雅宜人,注重細部描繪,千姿百態,出神入化。描繪技巧上,多采用寫實手法,紋飾工整細膩,層次清晰,運筆自然流暢,其精者達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
藏品出手流程:
1.實物帶來公司鑒定(可郵寄)確保藏品真假是否符合公司的征集要求
2.如果藏品是真的而且符合公司征集要求,我們將會給你推薦符合你藏品出手的相對應平臺
3.達成合作,簽訂委托服務合同藏品會保留在公司或者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