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侈口束頸,直壁及底微內斂,平底無足,造型挺拔規整,體量碩大。因其造型為筒狀,故而得別稱“江山一統瓶”。本品底無釉,可見胎質細膩潔白,瓶身釉色白中泛青,瑩潤無比。瓶口沿下以青花間飾大小倒蕉葉,為此時經典輔助紋飾。腹部山石云霧間繪《水滸傳》中梁山四好漢:解寶、蕭讓、陶宗旺、索超。人物體量較大,幾乎占據瓶身一半位置,亦高亦低,分布勻稱。每個人物旁均用隸書題寫名號、姓名,其字體亦是崇禎時期典型字體。
《水滸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在梁山起義,以及聚義之后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其最早藍本是宋人《宣和遺事》,至宋元之際,又出現不少取材于水滸故事的話本。施耐庵在民間故事、話本和戲曲的基礎上,把有關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進行再創作,特別是在英雄人物上進行突出塑造,最終著成這部深受讀者喜愛并影響深遠的鴻篇巨著,一百零八位好漢的形象深入人心。
索超,號急先鋒,北京大名府(今邯鄲大名縣)人,留守司正牌軍,梁山攻打大名府時,被擒后歸順梁山,征方臘時陣亡。梁山排行第十九位,天罡三十六星之天空星。原著中描寫其形象“腦袋斗后來一顆紅纓”,在此瓶上的形象便演化為一纓紅翎,身披鎧甲,外著寬袍,腰間佩一口寶劍,此人排位最為靠前,在瓶身所具位置亦,威風凜凜,正如贊曰“勇如袁達安齊國,壯若靈神劈華峰。馬上橫擔金蘸斧,索超名號急先鋒。”
解寶,號雙尾蝎,登州人氏,出身獵戶家庭,與其兄長解珍以打獵為生。因獵虎被地主毛太公陷害入獄,后越獄反登州,上梁山聚義,排行第三十五位,天罡三十六星之天哭星,職司步軍頭領,征方臘時戰死烏龍嶺,追封忠武郎。觀其形象,戴虎皮披肩,豹皮裙,顯示其獵戶身份,腰間佩戴,手持齊眉棍,橫于腰間,英姿颯爽,正如贊曰“手執蓮花鐵镋,腰懸蒲葉尖刀。腰間緊束虎筋絳,雙尾蝎英雄解寶。”
蕭讓,號圣手書生,濟州人氏,善寫蘇、黃、米、蔡四種字體,吳用獻計誘戴宗請蕭讓和玉臂匠金大堅到梁山偽造蔡京文書,解救宋江,后被蔡京留在府中任職。梁山排位第四十六位,地煞七十二星之地文星。所繪形象著寬袍,持如意,書生形象躍然紙上,與原著中贊詩頗為相合,贊曰“烏紗唐帽通犀帶,素白羅襕干皂靴。慷慨胸中藏秀氣,縱橫筆下走龍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