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談章》又名普庵咒,是一首千年古曲。他由許多單音參差組合,構成一個自然的旋律,***天地人相互交融,令人自然進入清凈空的境界。
最早把禪理與琴***系在一起的是宋人成玉,他在《琴論》中說“攻琴如參禪,歲月磨練,瞥然省悟,則無所不通,縱橫妙用而嘗若有余。至于未悟,雖用力尋求,終無妙處”,認為參禪和學琴有同樣的思維方式,都須“瞥然省悟”,即頓悟,才能超越自我、超越塵世,達到至境。這種思想被明人李贄加以發揮,李贄認為“聲音之道可與禪通”,并舉伯牙向成連學琴之例,說明“一見影而知渠”、“一擊竹而成偈”式的頓悟對音樂的重要性,如果沒有這種頓悟,雖有成連之名師、伯牙之絕才,也難達到妙境。
***彈琴在唐代文化界已經有了相當大的影響。唐詩中描寫古琴的詩最有名的是李白的《聽蜀僧睿彈琴》,還有韓愈的《聽穎師彈琴》。李白信道教,他其實還有不少寫道家的詩里提到過古琴,但都不如他寫***彈琴的這首有名。王維、白居易也有不少詩提到古琴,他們本來就好佛,創作中自然也留下許多佛家思想的印跡。
為了面包和牛奶,我們疲于奔命。
擁有了房子、車子、票子、還有生活的茍且,然后呢?
在日漸喧囂緊張的都市生活中,我們在承受現實壓力的同時,也不斷尋覓各種減壓方式,力求于紅塵間尋覓恬靜淡然,找回純真的自我。
你有多久沒有心無旁騖的聽過一首曲子?
你有多久沒有真正感受過發自內心的微笑了?
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綿遠,意趣高雅,樂而不***,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溫柔敦厚,形式中正平和,無過無不及。古琴是一種獨具魅力的藝術,它不僅以其動聽悅耳的聲音激發我們情感的成長,陶冶心靈,還會以其***的魅力開發我們的智力,促進身心的健康成長。
合肥復雅古琴社堅持“弘揚傳統文化,傳承非遺國樂”的理念,以專業的師資力量以及古典優雅的琴室環境,幫助合肥古琴學員通過了解古琴、學習古琴感受中國文化傳統氣息,在學習技藝的同時提高個人氣質與修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