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項質量管理原則是質量管理實踐經驗和理論的總結,尤其是ISO9000族標準實施的經驗和理論研究的總結。ISO/TC176用高度概括 同時又易于理解的語言,對八項質量管理原則作了清晰的表述。它是質量管理的*基本,*通用的一般性規律,適用于所有類型的產品和組織,是質量管理的理論基礎。
填寫品質異常處理單分析原因并制定相應的糾正預防措施通知相關部門改善,確保出貨的包裝袋和包裝盒能夠達到公司的質量目標,符合客戶的要求。在建立和維護ISO體系的過程中,需要對在實際工作不斷觀察和評估體系本身的有效性,實用性不斷的完善標準和體系。
標準的4.1條款談到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時用"Establish",而5.1條款談到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時卻用"development"。這是因為4.1條款中"建立"的主語時"組織",而5.1條款中"建立"的主語是"*高管理者"。組織的"建立establish"是基礎性的,是從無到有的,涉及手冊、文件和質量記錄等大量基礎文件的編制,涉及對全部質量管理體系所需過程的識別等。*高管理者?建立development",主要側重于在已有質量管理體系的基礎上開發和改進,側重于通過質量方針和目標的制定、管理評審及資源的獲得等項活動,對管理承諾提出證據。
ISO9001的修訂過程只是一個開始,必將受到大量的各種影響,包括*近的ISO用戶的調查和在激進派和改良派之間的投票表決方面的不可避免的壓力。假定2008年的變化是*小的本質上的變化,那就需要更多的有意義的改變了。否則,到直到2015年,這個標準在15年內就不會有顯著的變化了。這可能意味著標準將遠遠落后于當今的商業活動,并且標準的適用性將會產生大問題。
附則SL包括組織確定需要解決的風險,以確保其管理體系可以實現預期成果,防止或減少意外的影響,達到持續改進的具體要求。每個管理體系標準可以定義與其明確規定的相關風險;所以ISO 9001的修訂版可能與產品或者服務的符合程度和客戶滿意度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