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旭古藝術品有限公司
聯系人:聶磊
先生 (總監) |
電 話:021-61552066 |
手 機:13681808546 |
 |
|
 |
|
常熟古董鑒定的地方在哪里 |
中國(上海)旭古藝術品有限公司
服務項目:
古董鑒定 儀器檢測 木材檢測
專家出場 鑒寶合作 陶瓷修復
保真收購 展覽展銷 委托拍賣
后附相關市場行情及收藏知識,僅供參閱:
古瓷器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很高的藝術收藏價值,愛好者甚多,但有鑒偽經驗者卻是少數。故而舊貨古玩市場舉目可見贗品賣得紅火,被一些收藏愛好者當作“稀世珍寶”抱回家中“珍藏”。火爆的市場、高額的利潤,致使大量的仿品流人市場,因此防偽呼聲日甚,專家們為此不斷撰文著書,揭露偽品特征,傳授鑒賞經驗。但是,這些文章把收藏愛好者的鑒偽能力好像提高不多,倒把造偽者的作偽技術提高了不少。贗品越仿越真,檔次越仿越高,做舊手法越做越到家,搞得一些專家們也真偽難辨,一些仿作精品甚至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著名拍賣公司的舞臺。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們收藏愛好者存在的認識誤區無疑也給制售贗品者以可乘之機。《收藏》86期馬廣彥先生撰文對誤導愛好古瓷收藏者的各種情況作了無情的揭露,并指出要靠提高自身鑒賞能力,才能擺脫誤導干擾,成功地進行收藏。
要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首先要走出古瓷收藏的誤區。
誤區之一: 總想從舊貨古玩市場買到珍稀名瓷、官窯精品。
珍貴古瓷相當稀少,很早以前便受到人們的珍視,如官窯、汝窯、哥窯這些珍品瓷器,目前國內外的存世量幾乎都有數可查,因其十分珍貴,即使皇家也不易得之。如乾隆皇帝得到五大名窯的珍品,便御筆題詩,銘刻器底,足見其珍愛的程度。幾百年來人們盡力搜求,流散民間不被認識重視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因此,莫輕信你的運氣比別人好,好像埋沒的國寶都會被你碰上,如元青花瓷在元代燒造較少,當時燒制元青花用進口青料,成本是很昂貴的,民間能用得起這種高檔瓷器的為數甚少,主要是祭祀用器,因此遺存極少。但元青花在20世紀30年代被發現認識以來,聲名遠播,人人皆知其珍稀名貴,即便地攤小販亦知其貴重。若能輕易廉價買到元青花,實屬可疑,當慎之又慎。至于那些有官款的或有官窯工藝紋飾圖案的歷代官窯瓷器,更是罕有流入民間的可能性。官窯瓷器的燒造管理十分嚴格,宮廷選剩的次品都是就地砸碎銷毀,在當時的民間是見不著這些官窯瓷器的,連皇家用瓷的紋飾也是民間禁用的,如明代和清代的龍鳳紋飾。《中國陶瓷史》輯有《明代景德鎮御窯廠大事年表》,對御窯廠的燒造和管理禁令都有記載。《明英宗實錄》載:“禁江西饒州府私造黃、紫、紅、綠、青、藍、白地青花等瓷器,命都察院榜諭其處,有敢仍冒前禁者,首犯凌遲處死,籍其家資,丁男充軍邊衛,知而不告者,連坐。”官窯瓷器除皇宮自用外,便是御賜廟宇的祭器和外交饋贈的出口瓷。這些瓷器都很難流散民間,且通過數百年能保存下來實屬不易。在戰亂年代流出宮廷的瓷器,當時即已十分昂貴,經列強瘋狂掠奪,多流出國外,少數得以保存的都是有賴國內大收藏家的努力。了解了這些情況,再來看目前市面上那些打著官窯款的瓷器,很容易見到,這種情形是要冷靜分析的。無論古墓出土、舊樓偶得、貴胄家傳,無非都是編造的故事。走出隨處可購珍貴名瓷官窯精品的誤區,可以幫助我們面對那些仿冒的珍品,冷靜觀察分析,克服那種看到一點珍品特征便主觀肯定不及其余的激動情緒和鑒定態度。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