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旭古藝術品有限公司
聯系人:聶磊
先生 (總監) |
電 話:021-61552066 |
手 機:13681808546 |
 |
|
 |
|
滄州古董鑒定的地方在哪里 |
中國(上海)旭古藝術品有限公司
服務項目:
古董鑒定 儀器檢測 木材檢測
專家出場 鑒寶合作 陶瓷修復
保真收購 展覽展銷 委托拍賣
后附相關市場行情及收藏知識,僅供參閱:
1996年9月,在杭州老虎洞發現一處窯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8年5月至12月和1999年10月至2001年3月分兩次對該窯址進行了大規模發掘。獲取大量器物殘件、瓷片和窯具。經深入研究,一些專家學者認為,宋代地層中的遺物應為文獻所指的“修內司官窯”,而元代地層中的遺物是“傳世哥窯”,后者是仿造前者的,“傳世哥窯”的實質是南宋滅亡后仿官的產品。也有專家學者認為,老虎洞窯即《至正直記》所述的“哥哥洞窯”。至此,可以基本確定,傳世哥窯是元代的產物,絕非宋代五大名窯中的哥窯。
由于原來被認為哥窯的龍泉黑胎開片瓷被認為是“龍泉仿官”和“龍泉官窯”,宋代似乎就不存在哥窯,文獻關于哥窯的記述被認為是以訛傳訛。然而,仔細研究和分析,就會發覺事情并非如此簡單,其關鍵在于“龍泉官窯”和杭州郊壇下官窯孰先孰后的問題并未真正得到解決。由于“龍泉官窯”的立論建立在“龍泉仿官”的基礎上,認為仿官是不可能的,卻又與官窯相一致,自然是官窯,并認為杭州郊壇下不能滿足朝廷之需,再在龍泉燒造以充不足。
這一觀點很自然地派生出杭州郊壇下官窯早于龍泉官窯的定論。然而,到目前為止,仍無足夠的考古資料證明這一觀點,并由此還引發出種種疑團:郊壇下不能滿足朝廷之需,為什么不就地擴充、就近擴充,而要到千里之外的龍泉建窯燒造?宋室南渡帶來了北方工匠,他們慣于圓窯用煤燒造,何以能在杭州建立龍窯用柴燒造?文獻關于哥窯的論述難道一定都是空穴來風嗎?哥不能仿官,但官卻可以仿哥,各朝各代的官窯都建立在民窯的基礎上,難道就不存在官仿哥的可能嗎?宋室南渡,皇帝漂泊13年,這期間南渡窯工在何處生存?如何生存?是吃皇糧還是自謀出路?這些疑問最終都聚焦在龍泉最初的黑胎開片瓷的年代和性質上,也就是說龍泉最初的黑胎開片瓷會不會是皇帝顛沛流離的十余年中北方工匠和龍泉窯工技藝結合的產物?這類產品是否可能屬于民窯性質?從當時的歷史條件和事物情理上分析,這是完全可能的。在皇帝四處逃竄命且不保的十余年中,朝廷無力照管南渡窯工,他們或者被安頓在某處,或者不得不自謀出路。
無論如何,當時制瓷業已相當出名的龍泉是他們的*選去處。在這長長的十余年中,他們與當地窯工一起,融合了南北的制瓷技藝,用當地的原料、燃料、窯爐和燒造方法,燒制出一種類似汝窯胎骨的,器型與汝窯產品相似的,但釉層與汝窯明顯有別的黑胎開片瓷,并逐漸在上流社會和文人雅士中產生影響,打造出一種名為“哥窯”的品牌。這期間,皇室貴族用瓷或許也取之于此,但其性質并非官窯而應屬于民窯。待朝廷安定,將這類瓷器定為官窯,然后召集窯工到杭州,筑窯燒制,確定為南宋官窯。
因此,宋代哥窯的存在是可能的,官仿哥也是可能的。這一點在論及南宋官窯的文獻中也能找到蛛絲馬跡,如明代高濂《遵生八箋》中的“官窯品格大率與哥窯相同……”,其中即隱含官仿哥之意。然而,到目前為止,這只是一種可能,如果這種可能成立,那么文獻的記載以及關于官、哥的一些疑問都將迎刃而解,并順理成章。但要證實這種可能是否確實存在,尚需足夠的證據。相信隨著考古發掘資料的不斷完善和科學測試手段的不斷完備,哥窯問題最終能得到徹底解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