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倉庫加固改造前后可靠性檢測鑒定檢測范圍:下陸區、黃石港區、西塞山區、鐵山區、陽新縣、大冶市。
某改造建筑修建于上世紀80年代,結構形式為六層(局部七層)磚混結構,建筑面積為4126.9m2,建筑總高為23.1m,基礎形式為漿砌毛石基礎和獨立基礎,橫墻承重,墻體塊材為燒結普通磚,主要承重墻體厚度為240mm(房屋平面示意見圖1、2),樓面(3/1)-(2)/(D)-(K)、(1/2)-(2/2)/(D)-(K)為現澆板,其余為預制圓孔板,屋面板為預制圓孔板。建筑外墻正面為飾面磚飾面,側、背面為水泥砂漿抹面,該建筑使用至今已有30余年,設計存檔資料不全,由于該建筑擬改變使用功能,為了全面掌握該建筑當前的技術狀況,需對其進行全面的安全性鑒定評估工作,為該建筑的加固、改造提供可靠的檢測數據。
近年來隨著國家規范標準不斷更新,對其鑒定和設計的要求也發生了較大變化;該種結構加固改造較為常見,然而因增層而導致的鑒定及相應加固較少。本文科學合理的對內框結構因增層要求進行了鑒定,并結合增層的要求進行了既有結構加固,同時對增層樓層結構的設計提供了反饋。
工程概況既有結構概況某醫院門診樓為地上三層內框架結構,建筑物平面布局為八角形。外圍結構主要由砌體部分承重,內部結構主要由混凝土柱和梁承重。墻體由粘土磚和混合砂漿砌筑而成,外墻厚為360mm,內墻厚為240mm。1-2~C-F、3-6~G-H、7-8~C-F軸樓、屋面板為預制空心混凝土板,三層屋面框架部分為坡屋面。建筑物四角、橫縱墻交接處,樓梯間四角均設有構造柱。一層、二層層高均為3.6m,三層層高為3.3m,建筑物總高約為18.4m,建筑物總長為22.0m,總寬為22.0m,設計建設年代為1990年。
多數房屋使用者都不清楚正在使用的房屋是什么結構,在這種情況下隨意進行房屋改造,房屋改造后也沒有進行房屋檢測,對房屋改造后的安全使用進行房屋鑒定,破壞了房屋原本的穩定性,那會很容易出現大問題甚至會影響生命財產的安全。房屋結構使用功能改變之后必須要進行房屋檢測,通過對原房屋的結構進行檢測,確定結構安全度,對房屋結構和使用功能改變可能性做出評價過程。
房屋抗震能力檢測是通過檢測房屋的質量現狀,按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對房屋在規定烈度的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進行評估的過程。房屋抗震能力檢測適用于未抗震 設防或設防等級低于現行規定的房屋,尤其是保護建筑、城市生命線工程以及改建加層房屋。房屋抗震能力檢測應包括下列基本內容:收集房屋的地質勘察報告、竣 工圖和工程驗收文件等原始資料,必要時補充進行工程地質勘察;全面檢查和記錄房屋基礎、承重結構和圍護結構的損壞部位、范圍和程度;調查分析房屋結構的特 點、結構布置、構造等抗震措施,復核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