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爐,是明代宣德年間設計制造的銅香爐,簡稱“宣爐”。它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運用黃銅鑄成的銅器。為制作精品的銅爐,在宣德皇帝的親自督促下,整個制作過程,包括煉銅、造型必須自《宣和博古圖》《考古圖》等典籍及內府密藏的數百件宋元名窯中,精選出符合適用對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將之繪成圖樣,呈給皇上親覽,并說明圖款的來源和典故的出處,經過篩選確定后,再鑄成實物樣品讓宣宗過目,滿意后方準開鑄。
1.觀察包漿色澤:真品包漿溫潤,寶氣內蘊,長時間不變。偽品包漿枯槁,有的象油漆,越放久越難看。舊說有五色,分別為佛經紙,栗殼,茄皮,棠梨,褐色,其中以佛經紙色為*一。上海朵云軒95年拍品中有一銅爐(高19.2厘米),其色澤就能達到佛經紙色。此外,一些使用了特種工藝制造的灑金、錯金銅爐,其價值要比一般的銅爐高數倍。
2.觀察鑄工造型:真品鑄工質量平均,精品鑄工相當精。偽品鑄工不平均,有地方好有地方差,或者鑄工粗糙。造型以古雅渾厚為上,有耳足的比無耳足的要好,鑄工越精越好。以大小而言,徑8-12厘米的爐最常見,屬于小號;徑15厘米左右的爐是中號,數量比小號少,但價值比小號高;而徑大于20厘米的爐是大號,工藝精者稀見,價值也很高。在同樣尺寸的情況下,爐越重價值也越高。如友所藏的明末清初的宣爐,徑只有15.8厘米,而重量可達7斤,是該尺寸銅爐中的超重量級選手,價值要比普通的重3斤的高數倍
3. 觀察磨損款識:真品有自然均勻的磨損,特別是在足底。偽品無磨損或人為打磨。款鑄得越精越奇就越能幫助斷代,而銅爐的價值也越高。宣德爐在明、清以及民國均有鑄造,但如何判定年代的早晚呢?從整體造型上來說,明代銅爐的整體風格是雅致、渾厚。發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銅爐依然渾厚,但不及早先的雅致。時至18世紀,風格開始趨向纖弱,在造型和裝飾上力求變化,有的也雅致,但總體上渾厚不足。下兩圖是筆者藏品,原倫敦佳士得拍品,31.8厘米高,乾隆款和乾隆時期,紋飾較繁復,珊瑚鑲嵌完整無缺漏。
4.察內腔特征:宣德爐的造型只是它的外形,其內腔亦有欣賞和斷代價值,反映了匠心和時代的審美情趣。感覺明匠更注重內腔的造型設計,尤其想表達爐腔的縱深感(橫向的和豎向的)。橫向的縱深感以弧線大來體現,豎向的縱深感以爐腔深來表達: 爐壁不等厚,上下厚,中間薄; 爐口壁直,向內腔過度有棱角;內腔底低; 內腔底面徑小; 內腔的最凸處低于外形的最凸處。
藏品名稱:明 阿拉伯文鬲式三足銅香爐
拍賣成交價:319萬
拍賣公司:福建省拍賣行
簡介:“大明正德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爐呈鬲式,平口朝天無耳,束頸下承三乳足,銅質精煉且爐壁厚實,鼓腹上三處如意云頭開光內珍珠為地,分別飾阿拉伯文,皮色帶栗色,色澤圓潤光滑,造型素雅且樸實靜穆,令人觀之忘俗,撫之心怡,氣韻高古。注:亞洲回流。
藏品名稱:明晚期 臺幾式銅香爐
拍賣成交價:184萬
鑒定估價\交易 就到廣州佳仕德 ,廣州佳仕德展覽有限公司坐落于廣州天河北路時代廣場6樓 ,處于天河區繁華的商業地段. 是行業中的佼佼者, 邀請北京博物院的鑒定專家 ,擁有專業的宣傳團隊, 豐富的買家資源.
2015香港藝術品拍賣會現征集古玩精品 ,本次拍賣是廣州佳仕德展覽有限公司聯合香港佳士得拍賣公司共同舉行,現火熱征集中,征集名額有限。望有需要通過拍賣平臺出售的可直接咨詢:13250542431 韓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