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佳仕德公司
聯系人:韓生
先生 (銷售經理) |
電 話:020- |
手 機:13250542431 |
 |
|
 |
|
官窯瓷器鑒定 |
宋代官窯瓷器,“官窯” 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由官府直接營建。有北宋官窯、南宋官窯之分。官窯瓷器雖然在宋代瓷器中只占極少數,但是由于其所處地位和具備的優越條件,使它在當時燒造了一批宮庭所需的高檔瓷器,成為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1、器型和概貌:宋代造型。大多用來祭祀或陳設,也有部分日用品。一般概括為厚胎厚釉、厚胎薄釉、薄胎薄釉、薄胎厚釉以及胎不太厚(3.5毫米左右)釉也不太厚(0.8毫米左右)適中型等。釉色紛繁。釉質瑩潤如玉。釉面開片,大片紋者多。里外披釉并有紋。類似哥窯瓷容易混肴,但仔細看能辨清。在燒制方法上為墊燒(使用匣缽裝燒,底部有墊圈)或裹足(釉將底足全部包住不露胎)支釘燒。支釘燒制底部留有支釘痕,支釘數為三、五、七個或更多不等。
2、胎色和胎骨:宋官窯瓷胎色從傳世和窯址出土兩種情況看,為黑、黑紫、灰黑、香灰、淺赭、灰(含深灰)、灰白(有的趨白)、土黃(含褐黃紅)。黑胎數量有限,而相當一部分為香灰、灰、灰白等色。
制成的宋官窯瓷胎骨有厚薄兩種,厚者5毫米左右,薄者3毫米左右。宋官窯瓷胎土細膩溫潤,特別是一些精品由黑或紫黑土燒成胎后其質如同古代筆硯(端硯石類),有筆硯胎之說。如用砂紙打磨可感十分細膩滑潤,絕不含砂,玉質感直追或類似古筆硯的效果。
3、釉層和釉質:釉層有厚薄兩種,薄者小于1毫米,厚者大于1毫米,但都比哥窯瓷和汝窯瓷厚。釉質分三類。*一類為失透潤澤型。即釉層透明已很弱或消失,釉呈玉質態似凝脂或堆臘,有一層較明顯的酥油光閃爍或呈臘光,顯得十分溫潤玉澤。第二類為失透晶瑩型,是指在*一類基礎上一些器物在失透的釉層外含一層極薄瑩亮的釉水,在玉態的外表上,有如酥光浸潤,呈現出玻質般的晶瑩華貴感,或用行話說,就是釉好。第三類為瑩潤型。這類釉層清明玉潤,有光澤感,略顯些微透明,釉層薄厚均有。在*一、二類失透潤澤型或晶瑩型中,釉層趨厚者多,也有趨薄
4、釉色:因兩宋窯口多而不同,顏色紛繁復雜,粉青、蝦青、米黃、蜜臘黃、翠綠、月白等色居多,其中以粉青、米黃、蜜臘黃、翠綠等色最為引人。以上各色中,都有或深或淺的顏色品種。另還有其它多種顏色。
宋北宋官窯深腹碗 20700萬
北宋張公巷官窯洗 13110萬
宋北宋官窯橢圓洗 9200萬
宋北宋官窯橢圓洗 7475萬
南宋官窯粉青釉紙搥瓶 6752萬
南宋官窯粉青釉雙耳三足 4200萬
征集單位:廣州佳士德展覽有限公司
聯系人:韓經理
手機:13250542431
QQ:1294448065 微信:ys1294448065
評鑒范圍:瓷器,玉器,字畫雜項
地址:廣州市天河北路時代廣場6樓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