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佳仕德公司
聯系人:韓生
先生 (銷售經理) |
電 話:020- |
手 機:13250542431 |
 |
|
 |
|
明清瓷器鑒定 |
明、清官窯瓷器,品種繁多,精彩紛呈。成熟于元代的青花瓷,各期皆有杰作,并以瓷入畫,有水墨青花的美譽;釉里紅瓷更得明初皇家喜愛;五彩瓷乘宋、元紅、綠彩之序,出現了釉上藍彩的新工藝;斗彩之花于明宣德朝初綻,在明成化朝、清雍正朝兩度怒放;當人們還在欣賞五彩瓷的古韻時,琺瑯彩已攜著大西洋彼岸的異國風情,款款而來;粉彩瓷則并五彩瓷與琺瑯彩瓷之美,于康、雍、乾盛世涉入瓷海,其后一領瓷業風騷二百余年......彩瓷令人目不遐接,顏色釉瓷亦琳瑯滿目,以雅致簡約亮麗勻靜的風姿閑步于瓷壇。 
 
釉下彩瓷 
釉下彩瓷是直接在瓷坯上繪畫,然后入窯在1300℃左右的高溫下一次燒成的彩瓷。
 
青花瓷 
青花瓷是以鈷為著色劑,直接在胎上繪畫,再罩以透明釉,經約1300°C的高溫一次燒成的藍白相間的彩瓷,其主要產地在江西景德鎮。景德鎮在元代就生產出成熟的元青花,當時是外銷瓷。明代永樂、宣德二朝的官窯青花瓷,以深沉的發色為特征,是繼元青花后的青花瓷的第二個高潮期。明成化朝青花瓷以如脂如玉的白釉配淡雅的青花發色,相得益彰,是其第三個高潮期。清康熙青花瓷,以亮麗的色彩,濃淡分層的水墨效果,將戲曲傳說的美麗、唐詩宋詞的意境再現于瓷畫,是青花瓷的第四個高潮期,也是*高成就期。青花瓷還繁衍出數十個小品種,如青花金彩、青花五彩、黃地青花等。
釉里紅瓷 
釉里紅瓷是以銅為著色劑的高溫釉下彩瓷,始見于元代。它與元青花是釉下彩瓷中的姐妹花。明洪武時期,釉里紅瓷、青花瓷與白釉瓷平分官窯瓷秋色,釉里紅瓷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明正統朝以后,數朝都未燒制出成功的釉里紅瓷。直至明末,釉里紅的燒制技術得以恢復,并在清代康熙朝、雍正朝官窯二度重放異彩。 
 
青花釉里紅瓷 
青花與釉里紅共燒的瓷器稱青花釉里紅瓷,元代始見。青花用鈷繪畫,而釉里紅則用銅作著色劑,都要燒出好的色澤來,十分不易。但清代雍正朝完全可以做到綠葉配紅花,且兩者呈色皆佳。 
 
釉下三色瓷 
釉下三色瓷又稱釉下三彩瓷、釉里三色瓷。它是清康熙時期創制的新品種,數量較少。三色為釉里紅、青花、豆青釉或米黃釉。前二者以繪畫形式表現,豆青釉色極淡,近于白色,往往做輔助紋飾,似印章上的薄意雕。造型多見花觚、天球瓶、筆筒。
 
釉上釉下結合彩瓷 
釉上釉下結合彩瓷的制作需先燒好青花瓷,再于上彩繪,*后經1000℃左右的中溫、800℃左右的低溫烘烤而成。 
 
2110  南宋 官窯琮式瓶 1800-2500萬 萬  2016萬 2008-04-27  
0052 明成化 仿官窯琮式瓶 1500-1800萬 萬  1960萬 2008-06-07  
0049 清雍正 仿官窯穿帶瓶 800-1200萬 萬  1960萬 2008-06-07  
0199 南宋 官窯象耳六棱尊  1580-1580萬 萬  1817萬 2014-11-30  
0549 南宋 官窯青釉龍耳瓶 1500-1800萬 萬  1800萬 2010-12-25  
0127 官窯雙龍耳扁瓶 1600-3200萬 萬  1800萬 2014-07-26  
2262  南宋 官窯琮式瓶 800-1000萬 萬  1650萬 2006-06-26  
征集單位:廣州佳士德展覽有限公司
聯系人:韓經理
手機:13250542431
QQ:1294448065 微信:ys1294448065
評鑒范圍:瓷器,玉器,字畫雜項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