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小鎮入口蜿蜒的坡路旁,蘇氏山水依山而建,修筑了一堵長達240米的客家風景墻,每個單元表現一個主題,展現出一幅客家人生活百態長卷,宏大如同清明上河圖。每個主題或描繪一幕溫情的生活情境,或再現一個神奇的傳說故事,或介紹客家傳統民居,或展望一個美好的愿望。人生百態,無味雜陳。蘇氏山水將其全部展現在這堵精心構筑的風情墻上。長長的客家風情墻傳達出客家人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平和的心境。
一進大門左手邊的崖壁上,一幅幅生動活潑的泥塑,形象地展現了客家人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長廊從“客家圍龍屋”開始,上面是淺顯易懂的文字介紹。許多非專業人士以為這些文化墻是以泥土為原材料低溫燒制而成的泥塑作品。其實不然,文化墻是蘇氏山水采用特種水泥材料,經過人工噴色而成。完全可以做到以假亂真的境界。
圍龍屋結構呈圓形,由前面的半月形池塘、禾坪,中間的下下堂,兩邊的橫屋及后面的半圓形花頭屋組成,遠看像一條長龍圍在一起,一圈圈,一排排圍成一股氣勢,圍成一團和氣,有一種巨大的擴展力和凝聚力,這是圍龍屋的來由,也是圍龍屋的精神。
中國有句話:食在廣東,對于吃客家人也是極有講究,講究原汁原味,都以清淡為主。客家風情系列之“四瑞”·磨,泥塑直觀展現了客家特色美食的糯米飯、豆腐等都離不開石磨,而意在表達婆媳間和諧共處的溫馨畫面。
阿公常說:“加要想富,人要先和。雖然粗茶淡飯,只要大家和和氣氣比吃山珍海味還香”。不論走到哪里,“家和萬事興”都是不變的真理。這就是客家文化,只有家庭和睦才有心思談發展。這客文化已經深受世界廣大認可并拓展出了許多延伸產物。“家和萬事興”、“合家幸福”、“孝子賢孫”、“父慈子孝”、“天倫之樂”等等,展示客文化的“大愛”。
客家特色不勝枚舉,例如“斗雞車”、“四手茶”、“打塘腳”……一個個有趣的客家方言展示在生動的石雕展藝術現上,活靈活現,讓人更深層的了解到客家人的歷史和民俗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