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牛圖頌》的真諦
設計師和甲方多次商議、修改后,完成了*終效果圖《十牛圖頌》。
南京牛首山,中國佛教名山,佛教文化底蘊深厚,是佛教牛頭禪宗的開教處和發祥地。佛頂宮前苑位置開闊,風景秀麗,為禮佛路程之始,游人們從此處入景而見境,見牛而初識佛意,忘牛而終拾本心。摩巖石刻景觀設計為全長約七十米,景墻為山石造型,自然生動而富有歷史滄桑之感。山石起伏跌落,*高處八米有余,《十牛圖頌》分為十段,以十種圖形結合文字鐫刻于石體之上,既生動又形象,每段頌文均給人以不同的感受,書藝結合禪宗深意,以道入佛,讓人們一見而入神,即刻展開了一場不同尋常的朝圣之旅。
石刻以古風排列,由上而下,從右至左,分別為:尋牛、見跡、見牛、得牛、牧牛、騎牛歸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還源、入廛垂手。以頌文的形式,將修行開悟的過程和在各個階段的體驗表現出來,系統的描繪出由修行而開悟而入世的心路歷程,用牧牛童和牛的形象,象征修行者馴服心牛,以重拾本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