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投資田黃,首要問題當然是真偽問題。據說,目前古玩市場的田黃,十有八九都是贗品,尤其是重量在100克以上的田黃,其真偽就更值得懷疑。
當前收藏界辨別田黃有三大標準,即“石皮、紅筋、蘿卜絲紋”,即“無皮不成黃,無格不成黃,無紋不成黃”。對此通用標準,著名田黃鑒定專家王敬之認為,這也不能*對。“千種瑪瑙萬種玉”,他在福州就看到許多無皮無格的田黃,都是田黃中的珍品。
王敬之說,田黃只在福州壽山村能找到。壽山村旁有一座山叫“高山”,高山下面有一條小溪,叫坑頭溪。凡是坑頭溪流經的水田就有田黃的出產。這山是一座錐形山峰,在地震及風雨剝蝕過程中,一些碎石就從山上滾落到田里。是否帶石皮和裂痕,各自不同。在鑒識田黃時不必死抱著“無皮不成田”,“無格不成田”不放,當心漏失寶貝。但“無紋不成田”是*對的,從高山上滾落下來的石頭必須要經過坑頭溪溪水的浸泡才可能成為田黃,田黃的“蘿卜紋”就是在幾百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浸泡中形成的。
據其分析,田黃的成色與產地分不開,有上坂、中坂、下坂之分,田黃產地又與坑頭溪密切相關。一般而言,上坂出產的田黃比較通透,顏色較淺,中坂田黃溫潤致密,顏色鮮嫩,是標準的田黃,下坂田黃較為粗硬,顏色較深。其中中坂田黃*好,其次是上坂,下坂*差。上坂距離坑頭溪的源頭*近,到中坂和下坂依次有其它溪流匯入。
王敬之認為,田黃是經坑頭溪水數百萬年“泡”出來的。田黃的母石是產于高山的優質壽山石,在數百萬年前經地震或風雨的剝蝕滾到了山下,又因水土流失被埋進土里,壽山石中的礦物成分在土壤、溪水及有機酸的蘊藏浸泡下,*終生成瑩潤凝膩的田黃。上坂、中坂和下坂的田黃質地的區別,與浸泡的坑頭溪水息息有關。上坂坑頭溪水中的微量元素過于飽和,石頭被浸泡得較為通透。中坂因為大段溪的匯入,溪水所含微量元素非常適合田黃的生成,這里的田黃大多具備“細、結、溫、潤、凝、膩”之“六德”。下坂因為大洋溪的匯入,水中有利微量元素不足,下坂的田黃顯得不夠通透,色澤也差。
上海弘雅拍賣有限公司是經上海市工商局,國家商務部核準具有拍賣經營許可證的綜合性拍賣公司。經營業務包括藝術品拍賣和各類資產拍賣,主要拍賣項目涵蓋:中國書畫拍賣、油畫拍賣、瓷器拍賣、玉器拍賣、竹木牙角、古典家具、古籍碑帖、郵票錢幣、名酒、資產等,并接受海外藏家委托,舉辦海外回流藝術品專場拍賣或專題拍賣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