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安培通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唐婕
女士 (銷售經理) |
電 話:010-56155246 |
手 機:15811387816 |
 |
|
 |
|
供應生產線上下料機器人 |
生產線上下料機器人
一、 生產線要求
根據用戶技術要求,將生產輪轂的一、二道工序(共使用12臺數控臥式車床加工)通過機器人等方式組合到一起,實現全自動加工生產。
工序節拍(實際值)
*一工序加工時間:62秒;
第二工序加工時間:46秒;
二、設計思路敘述
將12臺機床分為兩條生產線,其中每條生產線有六臺設備,每三臺數控車床組成一個加工工序,并排列成一條直線。整條線分兩排排列(即3*2陣列),共四個工作位(取料口、*一工序工位、第二工序工位、出料口)。均采用上懸掛式設計,實現無人化全自動生產。(根據廠房空間位置定,也可采用其他排列方式)
生產線布置圖例:
為了節約生產時間,在每條生產線上設計有三套機械手,并聯工作,同時可以完成:取出待加工原料-------從*一工序轉第二工序----------回收成品。這些機械臂可以在上直線軌道中移動,也可以垂直移動,機械臂末端帶有一個兩工位的機械爪,通過系統自動控制。
注:以下圖片是本公司為某生產單位設計的上料生產線,該圖片和本方案中設計的上料機運行方式基本相同,只有方向排列不同。
生產線部分效果圖例:
三、工作流程介紹
由于本方案中三個機械手并聯,且同時工作,下面以1號工位的機械手動作流程為例講解:
系統啟動后,1號機械手從鏈式供料器上取出兩個待加工的原料(機械手前端有兩個工位),送往*一工序的1號工位,等待該工序加工完成后,1號機械手迅速取走1號工位的工件,同時將機械手另一個工位的原料裝在1號工位上;然后機械手將*一工序完成的工件送往第二工序的1號工位,在運送途中機械手完成工件180度的翻轉,到達第二工序1號工位后,機械手完成工件的裝載,并返回取料區取出一個待加工的工件,然后迅速趕回第二工序的1號工位。在接收到第二工序1號工位加工完成指令后,1號機械手迅速取出加工完成的工件,并送往成品輸出線。完成這一動作后,1號機械手快速到達*一工序的1號工位。在接收到*一工序1號工位加工完成指令后,1號機械手迅速取出1號工位完成的工件,并將另一工位上的原料裝入1號工位。
如此周而復始的有序工作。
詳見流程圖解:
(1號機械手一個工作周期)
四、主要技術參數
1) 行程:
X軸:水平移動(具體行程根據機床長度和間隔距離定)
Z軸:垂直移動(1650mm)
2) 運行參數
X軸*大移動速度:1500mm/s,具體值以實際優化為準;
Z軸*大移動速度:1200mm/s,具體值以實際優化為準;
運行加速度:水平方向:0.5G
垂直方向:1G
兩工位機械手動作時間:每個工位1.5s(理論值);
重復定位精度:±0.1mm
理論生產速度:348個/h(兩條生產線) ;
3) 機械手負載
作用在垂直升降軸的負載小于等于80Kg;(估算)
五、 機械結構設計
1) 上料機設計
上料機采用鏈式輸送線結構,上一道工序處理完成后的工件放入鏈式輸送機上,傳送到提料口等待。該結構的設計方便上下工序的連接,傳送線上可安裝檢測系統,通過傳感器識別出不符合要求的產品(例如倒置等),并通過機械手剔除,避免影響生產線的秩序。
若該結構不能滿足用戶的需要,也可設計成多功能機器人供料。該功能作為一個靈活的版塊,很容易被擴展。
上料鏈式輸送機結構圖例:
2 )上下料機器人結構設計
上下料機器人設計為懸掛式機構,機械臂可以在橫梁上做水平移動,同時機械手也可以做垂直移動。該結構設計節省空間, 執行速度較快,維護方便。
上下料機器人移動軌道采用高精密直線定位模組,傳動結構采用高精密齒輪齒條。動力系統采用高慣量交流伺服電機,功率在3KW左右(具體值需在設計時計算得出),電機自身帶有機械抱閘,并配置能耗制動單元,以保證設備在正常運行或故障時均不會出現危險;
3) 機械抓設計
手抓也叫端拾器,是機器人上*重要的一個外圍設備,其主要用途是設計在機器人手臂終端來完成各種動作和指令。該方案中機械手抓采用氣動驅動方式,利用機械能對工件進行夾持,通過壓縮空氣實現對機械手的打開,這種結構可以防止工件因機械手故障(氣源突然消失)而突然墜落造成的事故。機械手設置兩個工位,兩個工位可以自動旋轉,大大的節約時間。
機械手抓上端可安裝工件旋轉輔助機構。該機構采用模塊化設計,方便安裝拆卸,而且可根據用戶產品不同,設置不同旋轉角度,方便維護。旋轉機構可在機械臂移動過程中同時動作,節省生產時間。
4) 成品下料機設計
成品下料機可設計為移動小車,或者鏈式輸送線。移動小車屬于手動操作,成本較低,所占空間位置較小,使用方便;鏈式輸送線屬于自動回收,可以根據工藝要求,很輕松的連接到下一道工序。如果稍加改動,即可成為下一道工序的供料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