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輪的驗貨要求和測試通常涉及外觀、尺寸、功能、負載能力、耐久性等多個方面,以確保其符合質量標準和實際使用需求。以下是常見的驗貨要求和測試項目:
一、外觀檢查
1. 表面質量
無毛刺、裂紋、變形、銹蝕等缺陷。
涂層/電鍍均勻,無脫落、劃傷或色差。
2. 標識清晰
腳輪上需標明品牌、型號、承重、材質等信息。
3. 裝配完整性
輪子、支架、軸承、剎車(如有)等部件安裝牢固,無松動或缺失。
二、尺寸檢測
1. 關鍵尺寸
輪徑、輪寬、總高度、安裝孔距等需符合圖紙或客戶要求(公差±1~2mm)。
2. 同心度與偏擺
輪子轉動時無明顯的徑向或軸向跳動(通常要求≤1~2mm)。
三、功能性測試
1. 旋轉靈活性
腳輪應能360°自由旋轉,無卡滯或異響。
2. 剎車功能(如有)
剎車裝置需有效鎖定輪子或轉向,反復測試5~10次無失效。
3. 轉向阻力
帶轉向功能的腳輪需測試轉向力是否均勻(可用拉力計測量)。
四、負載與耐久性測試
1. 靜載荷測試
腳輪在額定負載下靜置24小時,變形量≤5%,無結構損壞。
2. 動載荷測試
在額定負載下,以一定速度(如3~5km/h)連續運行8小時,輪子無破裂、支架無變形。
3. 沖擊測試
模擬跌落或過障礙(如10mm高臺階),檢查輪子是否開裂或脫落。
4. 疲勞測試
模擬實際使用(如500km行走或10萬次旋轉),輪子磨損量≤10%,無功能失效。
五、材料與環境適應性
1. 材質驗證
輪子材質(如PU、尼龍、橡膠)需符合防火、抗靜電等要求(需提供材質報告)。
2. 耐磨性
在標準地面上測試磨損量(如DIN 54001標準)。
3. 環境測試
高溫(如70°C)、低溫(如20°C)、濕度(如95%RH)環境下測試功能是否正常。
4. 化學耐受性
接觸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