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里的石雕佛像千姿百態,各不相同。莊嚴肅穆的石雕佛像不論是站姿的亦或是坐姿的,在石雕佛像的下方都有用同種材質雕刻而成的石雕底座。佛教中石雕佛像的底座也稱之為臺座,是指安放諸佛以及菩薩等的座位、坐騎或者座物。關于石雕佛像的石雕底座不僅有許多不同的名稱和寓意,而且不同石雕佛像所對應的石雕底座也造型各異。現如今,寺廟里常見的石雕佛像臺座形式有佛臺、蓮花座、鳥獸座、磐石座、蒲團座等。佛陀的臺座,*常見的有金剛座、蓮花座、須彌座等。
通常情況下,寺廟里的石雕佛像所搭配的石雕底座以蓮花座較為常見。蓮花座,又稱為“蓮臺”、“蓮座”,“華座”,是諸佛和菩薩常用的臺座。蓮花與佛教的關系十分密切,可以說“蓮”就是“佛”的象征。蓮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圣潔性,象征佛與菩薩超脫紅塵,四大皆空。蓮花的花死根不死,來年又發生,象征人死魂不滅,不斷輪回中。佛教把蓮花看成圣潔之花,以蓮喻佛,象征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而不為生死煩惱所干擾。石雕佛像的蓮花座款式有許多,并且在歷朝歷代的石雕佛像中,其蓮花底座的造型也是有所差別的。常見的蓮花座是由蓮花、座身、座基三部分組成,通常都作六角形,下部是須彌座,其上枋、下枋都做三重或四重,束腰部分每面雕壺門,上下分別是仰蓮或覆蓮。
其次是菩提座,也稱為金剛臺座,是釋迦佛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所坐的臺座。在佛教中,常用“金剛”來比喻牢固、尖銳,能摧毀一切惡魔。因其猶如金剛一般堅固不壞,所以稱其為金剛座。金剛座,生靈座,生靈座是指明王、護法等,將一些象征邪魔或異教的鬼怪踩在腳下的臺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