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韋陀菩薩是佛教的護法菩薩,也是佛法的護法,同樣也守護修行佛法的眾生。石雕韋陀菩薩,又稱韋馱天,梵名音譯為私建陀提婆,意為陰天。韋陀菩薩是護持正法的一位大菩薩,《悲華經(jīng)》說:韋馱菩薩在過去世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釋迦牟尼佛那時為寶海梵志,有一億弟子,*小的叫持力捷疾,依愿力將來在賢劫*后成佛,號樓至佛。天目山相傳為韋陀尊天菩薩顯圣度眾的應化道場,故其寺院內(nèi)專門建有“韋陀殿”。
經(jīng)常去寺廟觀佛、禮佛的信眾會發(fā)現(xiàn),寺廟雖然不一定都有布設“韋陀殿”,但是基本上都會供奉韋陀尊天菩薩,有些供奉在大殿內(nèi)的韋陀菩薩是做成金身的,也有些供奉在室外的韋陀菩薩是石雕制品。寺廟供奉石雕韋陀菩薩是為了護法安僧,石雕韋陀菩薩的形象是一位勇猛威武的菩薩,其形象如青年武將模樣,身穿身穿甲胄,手持法器金剛杵。很多人也許會發(fā)現(xiàn),寺廟里擺放的石雕韋陀菩薩所持法器擺放的位置大有不同,這里面其實暗藏著奧秘。
石雕韋陀菩薩手持的金剛杵,擺放的位置不同,便能象征所在寺廟的大小。如果石雕韋陀菩薩的金剛杵抗在肩上,則表示這個寺廟是大寺廟,可以招待云游至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如果石雕韋陀菩薩雙手合掌,金剛杵橫跨手肘間,則表示這個寺廟是中等規(guī)模寺廟,可招待云游至此的游客游僧免費吃住一天。如果石雕韋陀菩薩把金剛杵按置于地上,另一只手做叉腰之勢,則代表寺廟是個小寺廟,不能招待云游至此的和尚免費吃住。
綜上所述,石雕韋陀菩薩的不同造型也暗藏許多奧秘,韋陀菩薩不同形象與寺廟之間也有著微妙的關系。正是這些寺廟石雕制品的出現(xiàn),才使人們又增加了一個深入了解佛教文化的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