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有廣闊的草原,洋芋出北方人的豪邁心胸,所以北方人比較豪放、不拘禮節、熱情好客。而南方多是江南水鄉,氣候宜人且人口密集和混雜,因此南方人行事比較細膩。這便有了“南方人細膩,北方人粗獷”這樣一句俗語。不同的地域培養了不同的做事風格,南方人的細膩也同樣提現在石雕藝術作品上;福建石雕里寫滿了南方人的細膩和委婉。全國上下,大大小小的石雕企業有很多,比較出名的是福建惠安產業帶和河北曲陽產業帶,但是相比而言,福建石雕觀音菩薩像更出名;很多人也許好奇這其中的原委。
眾所周知,福建石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和沉淀,福建石雕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南派雕刻技藝的代表。這些榮譽來之不易,是勤勞的福建石雕工作者兢兢業業雕刻出來的。福建石雕工匠們似乎有一雙會魔法的手,總是能化腐朽為神奇;一塊塊冰冷的石頭,經過工具打磨,可以變成一件會說話的藝術品。這樣的雕刻技藝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學習和實踐才能如此爐火純青。福建石雕觀音菩薩像遍布全國各大宗教寺廟,這些觀音雕塑的形體、容貌和姿儀皆祥和、寧靜、端祥、莊嚴;不論是石雕觀音的形態還是服飾,總是能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
莊嚴慈悲的福建石雕觀音像,其不僅在造型工藝上十分考究,而且在石材用料方面的要求也很高。大家都知道,福建是各種花崗巖的盛產地,目前常用于觀音雕塑的石材有芝麻白、泉州白、芝麻灰和青石等等;這些天然花崗巖石材在福建當地擁有充足的荒料和可以開采的礦山。因此,福建石雕觀音的雕刻原材料都是處于自給自足的理想狀態。福建泉州是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很早以前便融入了多元的文化素養,因此,福建石雕觀音菩薩像的整體形態以及雕刻技藝也更早地融入一些異域風情。福建石雕觀音菩薩像除了具備莊嚴肅穆的敬畏感,還在眉宇之間多了一些慈祥和溫柔;微睜的雙眸深情地俯視蒼生,聆聽眾生的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