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含有少量氧化鋅、氧化鋁;壓接管內鋼芯因腐蝕直徑明顯減小,鍍鋅層完全消失,且存在由于壓接工藝不當導致的鍍鋅層缺失現象。與未失效線夾壓接管相比,失效線夾壓接管內部鋼芯和鋁線之間比較松散,壓接不致密。這一方面是因為失效線夾長期處于較高溫度,線夾變形較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失效線夾腐蝕較為嚴重,腐蝕產物堆積較多。失效線夾壓接管端部有明顯的高溫燒損氧化現象,這應該是由于線夾長期處于過熱狀態,當溫度達到一個臨界值時導致線夾瞬間高溫燒毀而造成的。上述現象的產生與耐張線夾的運行環境有關。鋁合金雖為耐腐蝕材料,但在特殊的運行環境下也會出現嚴重的腐蝕。失效線夾服役于我國中部偏南區域,氣候雖不潮濕,但雨水比北方的多,且由于環境污染導致雨水呈酸性,全年酸雨平均發生概率為8.1%,降水pH年均值為5.9。酸雨類腐蝕介質的滲入可能是造成其失效的另一主要原因。
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分是參與大氣中金屬腐蝕失效過程的主要介質。線夾在干燥大氣中的腐蝕比在潮濕大氣中的緩慢,其腐蝕速率又隨著表面液膜層厚度不同而變化。當大氣濕度特別低時,鋼芯表面只有幾個分子層厚度的液膜,并沒有形成連續的電解液,腐蝕速率很低;當鋼芯表面液膜層增加到幾微米厚時,形成了連續的電解液層,發生了電化學腐蝕,腐蝕速率急劇增加;當鋼芯表面液膜層進一步增大,能擴散到鋼芯表面的氧就越來越少,因此這個階段腐蝕速率反而降低;當液膜層很厚時,鋼芯可視為浸在電解液中,腐蝕速率趨于一個穩定值。所以,線夾在大氣中的腐蝕隨著降雨量的變化而變化,當降雨較多時,腐蝕較為強烈,當降雨較少時,腐蝕相對緩和。鋼芯周圍氧化物的層狀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腐蝕過程與降水過程有對應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