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伯得富展覽有限公司
聯系人:吳載達
先生 (吳經理) |
電 話:0592-2036605 |
手 機:18649660280  |
 |
|
 |
|
廈門鑒定宣統三年大清銀幣的真假 |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是宣統三年,也即1911年鑄造出來的清政府的統一幣制,它的正面是印有“大清銀幣”四字,背面是蟠龍。而大清銀幣的鑄造早在光緒二十九年,也即公元1903年就提出來了,當時清政府擬訂了《整頓圜法章程》十條,以整頓銀元鑄造,但因為各種原因,直到宣統三年,也即1911年才鑄造出來了全國統一的銀幣。
大清銀幣的設計鑄造經歷了重重波折,期間設計了許多大清銀幣的版別,并發行了少量樣幣,*后鑄造出來流通的是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曲須龍”。除了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曲須龍”外,宣統三年大清銀幣的種類還有“長須龍”“短須龍”“反龍”“大尾龍”等數種版別,只是這些用于“比稿”的版別*終并未成為*終版的國幣,只是發行了少量的樣幣。因此,宣統三年大清銀幣“長須龍”“短須龍”“反龍”“大尾龍”等的存世量很少,特別是“短須龍”*少。
大清銅幣版式繁多,多位清帝在位時發行過銅幣來作為流通貨幣,銅幣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使交易逐漸便利起來。清代機制銅圓的鑄造由廣東伊始,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兩廣總督德壽與前總督李鴻章奏準仿香港銅仙鑄造機制銅圓。機制銅圓較之方孔銅錢鑄造精良,市商樂用,流通順暢。次年,清朝即諭令沿江沿海各省準許仿鑄。爾后,全國各地紛紛開機鑄造銅圓。故當十銅圓的鑄造地各異,這是區分不同當十銅圓的明顯特征。
清代當十銅圓主要分為兩大類“光緒元寶”;“大清銅幣”。“光緒元寶”當十銅圓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鑄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鑄銅圓,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其中,廣西“光緒元寶”當十銅圓,現今存世僅數枚而已,自然無法收集。“新省造光緒元寶”當十銅圓,存世少,不易得。所以,現在清代當十銅圓,一般以集齊十七省局為準。廣西“光緒元寶”當十銅圓,則根本不去奢望。在余下的十七省局中,吉林,奉天兩省所鑄銅圓,現存世相對較少,余皆多見。
古玩市場近幾年大清銀幣短須龍成交記錄: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一組三枚----成交價:HKD299.00萬----成交日期:2017年6月30日
大清銀幣宣統三年二枚換一圓(伍角)銀幣----成交價:HKD180.00萬----成交日期:2018年1月17日
大清銀幣宣統三年“反龍”銀幣----成交價:RMB400.00萬----成交日期:2017年9月17日
大清銀幣光緒三十年湖北省造雙龍大字壹兩----成交價:RMB180.00萬----成交日期:2017年9月17日
大清銀幣戶部----成交價:HKD275.00萬----成交日期:2018年5月23日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反龍”版壹圓樣幣----成交價:RMB400.00萬----成交日期:2017年5月28日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長須龍”版壹圓銀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