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哪里有專門鑒定乾隆瓷器的單位
大清乾隆年制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瓷器出產取得了空前的昌盛,青花瓷也達到了空前絕后的程度。此刻,景德鎮御窯廠規劃巨大,在督陶官的處理下,每年燒造各種瓷器都在數十萬以上,燒出的瓷器不論是工藝技巧仍是裝飾藝術都已達到了空前絕后的地步。乾隆官窯青花瓷既與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別,又與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紋飾繁密、染畫規整、造型特別取勝。民窯青花種類豐厚,顏色亮麗,畫面多樣,造型特別。除傳統的白地青花外,乾隆朝的青花仍是派生出許多新種類,把原有的傳統工藝提高到一個簇新的階段。
清乾隆官窯粉彩瓷器傳世品不是很多。它綜合了康熙與雍正兩朝的制瓷工藝,進一步發展本朝瓷器,從而創造出許多新穎的粉彩瓷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乾隆時記事檔中記載了許多乾隆時景德鎮御廠為宮廷制瓷的史實,也反映出皇帝直接關注制瓷的情況。乾隆帝對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型體、花紋的要求常有御旨,制作前要有畫樣或木樣,審查后才能正式燒制。器物的款識或有或無,寫什么樣的款識以及配合紋飾的詩句等都須經過乾隆皇帝的批準。另外,制瓷粗糙不合要求者還要賠補等情況,在檔案中也有詳細記載。當時的督窯官唐英一方面按皇帝的旨意制作精美的宮廷用瓷,另一方面,在保留前代精華的基礎上,還吸收了一些西洋的工藝技法,創造出許多新穎的粉彩瓷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用色和施彩的工藝方面有了新的發展,除以粉彩繪畫為主,還常加繪料彩、金彩或黑彩,或與青花五彩、斗彩并施于一器,這種在一件器物上施多種彩或同時以各種彩繪工藝制作的乾隆粉彩,可說是集多種陶瓷工藝成就于一身,充分反映了乾隆朝制瓷工藝的精湛。
其次,在裝飾方法上出現多種色地“開光”粉彩,如紅、黃、藍、綠、紫及多種色釉為地,可達十多種,有的在色地上彩繪帶有西洋色彩的纏枝花,有的在色地上借用琺瑯彩的軋道工藝用一種較鋒利的金屬工具劃刻出精細的鳳尾紋,即所謂的“錦上添花”,開光內繪花鳥圖、山水人物圖及墨書乾隆御題詩等。這種色地粉彩纖巧繁縟,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乾隆粉彩中數量最多的。
康熙粉彩龍紋印泥盒-------------成交價:RMB4.340,000---成交日期:2015-10-27
康熙款粉彩會昌五老罐----------成交價:RMB5,200,000---成交日期:2018-02-20
清康熙粉彩加金壽桃紋大盤---成交價:RMB11,300,000---成交日期:2015-07-27
清康熙藍釉粉彩福壽大盤-------成交價:RMB23,900,000---成交日期:2018-02-26
清康熙藍釉粉彩福壽大盤-------成交價:RMB5,199,000---成交日期:2013-11-30
清康熙御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