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免費鑒定評估琺瑯彩瓷器的真假
琺瑯彩瓷器可以說秉承了歷史上中國陶瓷發展以來的各種優點。從拉胚、成型、畫工、用料、施釉、色彩、燒制的技術上幾乎是最精湛的
之前小編也有介紹過康熙時的琺瑯彩,當時的琺瑯彩處于初創時期,且大多都是借鑒西洋油畫的畫法,而雍正雖說是喜歡大雅,卻對于華貴的琺瑯彩瓷也無法抗拒。
雍正時繪制的琺瑯彩瓷,比康熙時又有提高,它將景德鎮燒制的精細白瓷(內外均為白釉)運到京城,交與造辦處,由宮廷畫師直接繪畫。在白地上繪琺瑯彩紋飾,是這一時期的時尚,但個別的也有在色地上繪紋飾的。
說起琺瑯彩瓷器的特殊,是因為它是惟一在皇宮里燒造的瓷器,而且其所用彩料也不是中國的傳統彩料,而是從國外引入的。琺瑯彩瓷的正式名稱應為“瓷胎畫琺瑯”。是國外傳入的一種裝飾技法,后人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是專為清代宮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種精細彩繪瓷器,部分產品也用于犒賞功臣。據清宮造辦處的文獻檔案記載,其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辦處琺瑯作的匠師將銅胎畫琺瑯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制的新瓷器品種。
琺瑯彩瓷創燒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時盛行,屬宮廷壟斷的工藝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鎮御窯廠特制,解運至京后,在清宮造辦處彩繪、彩燒。所需圖式由造辦處如意館擬稿,經皇帝欽定,由宮廷畫家依樣畫到瓷器上。初期琺瑯彩是在胎體未上釉處先作地色,后畫花卉,有花無鳥是一特征。康熙朝琺瑯彩瓷器多以藍、黃、紫紅、松石綠等色為地,以各色琺瑯料描繪各種花卉紋,其色彩、繪畫、款式皆同于當時的銅胎畫琺瑯器。琺瑯彩瓷器從創燒到衰落都只局限于宮廷之中供皇室使用,是“庶民弗得一窺”的御用品。
清雍正斗彩瓷器拍賣成交價格:
清雍正 斗彩雞缸杯--------------1,200.00-1,500.00萬-----3,316.00萬-----2014-04-08
清雍正斗彩水波壽石團--------1,700.00-2,200.00萬-----3,112.00萬-----2007-04-08
清雍正 斗彩“五色祥云”---------1,500.00-2,500.00萬-----2,194.00萬-----2010-04-08
清雍正 斗彩松鼠葡萄紋葫-------800.00-1,200.00萬-----1,522.00萬-----2012-04-04
雍正 青花斗彩山水花鳥紋---------900.00-900.00萬-----1,495.00萬-----2015-06-21
清雍正 斗彩祥云紋馬蹄式---------500.00-800.00萬-----1,298.00萬-----2010-12-01
廈門伯得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著豐富的藝術品交易市場服務經驗的公司,主要從事境內外文化藝術品的藏品評估、精品展覽、展銷、古董鑒定、拍賣、等業務。
公司運用專業團隊,博學多才的鑒定專家,強有力的合作伙伴,為廣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