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笠時代商務管理有限公司
聯系人:楊經理
女士 (經理) |
電 話:020-56568923 |
手 機:18665082403  |
 |
|
 |
|
18家新三板公司要去科創板 誰是實力派? |
上交所目前已經公布的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中,新三板公司江蘇北人在列,而貝斯達曾經也是新三板公司,但去年7月份已經摘牌。
自江蘇北人率先表態“我要去科創板”之后,新三板市場掀起了一股掛牌公司爭先恐后想去科創板掛牌的熱潮,盡管其中不少掛牌公司是否符合科創板的要求,在業界還有頗多爭議。
截至28日,共有18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在各地證監局或者各自公告中,或明顯、或隱晦地提及自己對科創板的期冀。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掛牌公司宣布將奔赴科創板,哪些才是“實力選手”呢?
科技到底“硬不硬”?
新三板掛牌公司通寶光電在3月20日披露的2018年年報中,描述2019年主要目標任務和工作之一是,“根據推出的科創板審核相關要求和標準,對照公司的實際情況,適時啟動申報工作。”
然而,公開資料顯示,通寶光電屬于汽車零部件制造業,是一家專業從事車用LED模組和LED車燈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企業,而這一行業并不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優先推薦的行業名單內。
更有甚者如盛世大聯,在近日發布的公告中非常“隱晦”地表達了對科創板向往之情:“本公司注意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于2019年3月22日宣布了科創板對上市申請正式受理的*新動態。本公司正在為下一步行動制定策略,并積極評估內地及香港的資本市場狀況及各證券交易所與其他融資平臺的*新動態。”
在盛世大聯曾經發布的公開資料中,對自己的行業描述得非常清楚,“公司主營業務是車輛保險代理銷售及為銀行等機構客戶提供車管家汽車服務”,同時根據證監會規定的行業分類,公司為“金融、保險業(J)中的保險業(行業編碼J68)”。
而另一家較早宣布申請科創板上市的公司,雖然表面上看,符合科創板的行業要求和某一項財務標準,但它甫一宣布即被市場詬病,原因是它在這個領域里既沒有占據龍頭地位,也沒有核心技術。
研發投入夠不夠?
根據科創板標準二,要求“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5億元,*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2億元,且*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首批科創板受理申請的9家企業,*近一年年末平均總資產為15.32億元,*近一個會計年度平均營業收入為10.34億元,平均扣非后凈利潤為1.64億元,平均營收增速為61.43%,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范圍為5%至20%。第二批名單并無虧損企業,*近一年年末平均總資產在7.08億元至20.73億元之間,總體規模略小于首批受理企業。但是第二批企業的研發投入占比相對更高,其中深圳微芯生物科技的研發比重在55%至62%之間。
以“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這一指標來看,根據上證報數據中心統計,目前公開公告去科創板的16家新三板公司中,僅有先臨三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