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簽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ing of Chemicals,簡稱GHS,又稱“紫皮書”)是由聯合國于2003年出版的指導各國建立統一化學品分類和標簽制度的規范性文件,因此也常被稱為聯合國GHS。聯合國GHS*部發布于2003年,每兩年修訂一次。2005年進行*次修訂,現行版本為2015年第六次修訂版。
《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簽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簡稱GHS。它是由聯合國出版的作為指導各國控制化學品危害和保護人類與環境的規范性文件。
GHS的目的編輯
1、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的需要
2、完善現有化學品分類和標簽體系
3、減少對化學品試驗和評價
主要內容編輯
GHS制度包括兩方面內容:
危害性分類
GHS制度 [2] 將化學品的危害大致分為3大類28項:
1) 物理危害(如,易燃液體、氧化性固體等16項)。
2) 健康危害(如,急性毒性、皮膚腐蝕/刺激等10項)。
3) 環境危害(如,水、臭氧層等2項)。
危害信息公示
GHS制度采用兩種方式公示化學品的危害信息:
1) 標簽。
2) 安全數據單(safety data sheet,簡稱SDS)。
注:在我國的標準中常稱為“物質安全數據表”(MSDS)。
在GHS制度中一個完整的標簽至少含有5個部分:信號詞,危險說明,象形圖,防范說明等。
化學品危害信息統一公示之安全數據單(SDS)包括下面16方面的內容:1.標識,2.危害標識,3.成分構成/成分信息 ,4.急救措施 ,5.消防措施 ,6.意外泄漏措施, [3] 7.搬運和存儲 ,8.接觸控制/人身保護 ,9.物理和化學性質 ,10.穩定性和反應性,11.毒理學信息 ,12.生態學信息 ,13.處置考慮 ,14.運輸信息 ,15.管理信息 ,16.其它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