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政府造四川銅幣當制錢五文
軍政府造四川銅幣"是辛亥革命時期的產物。1911年12月發生"成都兵變",以尹昌衡、羅綸為正副都督的四川軍政府取代了成立僅12天的大漢四川軍政府。新的四川軍政府成立之初即面臨著需用日繁、度支日絀的財政困窘局面。軍政府迅速接管了四川成都造幣廠,決定鑄造"四川銅幣"以應急。民國元年4月,四川成都造幣廠奉四川軍政府之命,開模鑄造"軍政府造幣"(稱"漢"字銅元)。 中國錢幣源遠流長,品種紛多,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具有很高的收藏與投資價值。幾千年來中國的貨幣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才能,創造出自成體系、光彩奪目、獨具特色的東方貨幣文化。
四川銅幣是中國民國時期發行的一種貨幣。銅幣直徑約3厘米,是機器鑄造的現代化貨幣,刻有面值和雙旗圖案 軍政府造 四川銅幣,直徑:4.0cm,重:20.7g,于民國二年(1913年制),四川這個大清帝國人口最多的省份宣布獨立,建立大漢四川軍政府。正面為"四川銅幣"四字,中問有一枚海棠花,有"軍政府造",下邊為當制錢壹百文,反面中問有一圈,圈內為篆文"漢"字,圈外還環繞有十八個小圈,代表當時十八個省份,十八個圈圍繞"漢"字,寓意十八省人民團結起來共同戰斗。
四川銅幣當制錢五文
軍政府造四川銅幣
四川銅幣價格
軍政府造四川銅幣拍賣
戶部大清銅幣當制錢五文,直徑2.3厘米,重3.8克。幣中心以陰文鑄省(局)簡稱“鄂”,珠圈內鑄“大清銅幣”四字,左右分列“戶部”二字,上緣鑄滿文及干支紀年“丙午”,下緣鑄“當制錢五文”;背面中央為蟠龍圖案,外環鑄珠圈,珠圈上鑄漢文紀年“光緒年造”,珠圈下鑄英文“TAI—CHIING—TI—KUO COPPER COIN”。此錢幣版面設計優雅,雕刻精良,該藏品由戶部直轄鑄幣猶顯珍貴,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戶部大清銅幣當制錢五文存世量極為稀少,被譽為中國近代制幣中的十大名譽品之一,是古錢幣收藏中知名度極大的一枚錢幣,具有無法估量的學術與歷史價值。隨著人們對古錢幣的認識不斷深入,大清銅幣以其獨具價值的歷史意義以及極高的藝術觀賞價值讓許多收藏家對它愛不釋手,深受熱捧,未來發展趨勢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