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伯得富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經理
先生 (高級經理) |
電 話:18650013905 |
手 機:18650013905  |
 |
|
 |
|
如何辨別民間花錢真偽 |
如何辨別民間花錢真偽
民間花錢的種類繁多,諸如開爐、鎮庫、饋贈、祝福、玩賞、戲作、配飾、生肖等都將鑄錢,其實,這種“錢”是專供某種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和紀念品。其中,“吉語錢”是比較普遍的一類花錢,主要以“長命富貴”、“福德長壽”、“加官進祿”、“天下太平”等吉語為內容,這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力。
隨著花錢收藏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藏者對花錢開始重新認識。花錢以較高的藝術價值、豐富的民俗內涵以及與古錢千絲萬縷的關系,成為中國古代民俗文物中一個獨特的板塊。花錢中的文字圖案千姿百態,各具特色,稱它為古代“銅版畫”并不過分。正因為花錢有多種亮點,它的收藏隊伍也不斷擴大。
在中外眾多貨幣中,中國花錢是獨特的一族。從用途上看,它不具備任何貨幣的功能;從外觀上看,它卻被鑄成錢幣的形狀。關于戴書“咸豐重寶”的鐵范銅錢和它的文物價值,要解答這兩個問題,首先就要先解剖“咸豐重寶”。清朝咸豐以前各帝所鑄錢幣,大多字體呆板、凝滯、俗陋,毫無書法藝術的氣息和價值可言,而咸豐年間寶泉局(工部的官署)鑄造的一種行用“咸豐重寶”鐵錢的面文書法,卻筆意凝練清峻、秀麗飄逸,在書寫風格上與前朝各錢和其他咸豐錢都有著顯著差異,尤其“咸”字書寫與其他咸豐錢迥然不同,這就是古泉界常說的——“戴書”咸豐鐵錢。
那么“戴書”鐵錢的題寫者,是何許人呢?此人就是清代著名書畫家戴熙。戴熙(1801—1860),字醇士,號鹿床、榆庵、井東居士等,浙江錢塘(今杭州)人,他是道光壬辰翰林,曾官至兵部右侍郎,引疾歸里后,主講崇文書院,與當時文人湯貽粉并稱“湯戴”,有《習苦齋詩文集》《習苦齋畫絮》等流傳,戴熙既是一位書畫家,還是一位古泉學家,他在古錢學方面很有造詣,著有《古泉叢話》一書。戴熙的最終結局卻有些可悲,由于受階級的局限性,在1860年太平軍攻克杭州時,他在賦了一首絕命詞后投池自殺,后葬于“西湖三臺山祖墳之次”——清末杭州藏書家、“八千卷樓”樓主丁丙所輯《武林巷志》內收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