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鏡汀山水畫價格鑒定交易
吳鏡汀(1904-1972.11),男,原名熙曾,祖籍浙江紹興,生于北京,曾任中國畫學研究會評議、北平藝專山水畫專任講師,解放后歷任北京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吳鏡汀早年學畫從清初王石谷入手,并得到近代畫家金拱北的指導,吸取了豐富的傳統技法,打下了穩固的基礎。1918年,吳鏡汀參加了新成立的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在研究會創辦人蔡元培主張的"循思想自由原則,兼容并包"理念指導下,吳鏡汀接觸了不同的畫種和藝術思潮。1920年吳鏡汀加入新成立的中國畫學研究會。20世紀50年代北京畫院成立后,吳鏡汀成為其創作骨干。吳鏡汀當時的作品已能兼融南北、多法具備,畫面有的精謹,有的灑脫,氣度雍容,呈現出深厚的繪畫修養。20世紀60年代,吳鏡汀遠赴長江流域和大西北寫生作畫,創作了一大批山水畫佳作。 任何繪畫作品,都具有三個基本要素:形象、構圖、意境.中國畫作品則需加上另一個基本要素:筆墨.這里所謂筆墨并非物質的概念,而是專指中國畫特有的藝術表現手段和形式.筆墨是千百年來歷代畫家在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背景下,創造和不斷發展起來的,是無數中國畫家的智慧結晶,積淀了他們極為豐富的審美經驗,經過千錘百煉,日臻完美,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正是筆墨這一基本要素,使中國畫最為明顯地區別于其它任何繪畫種類,而獨立于世界繪畫藝術之林,展現出特有的風采和魅力. 但是,并非任何人都能夠深刻地感受到筆墨的魅力,這正如不是任何人都能夠深刻地感受到音樂的魅力一樣.馬克思說,欣賞音樂必須要有能夠欣賞音樂的耳朵,“對于非音樂的耳朵,再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舉個最淺顯不過的例子:即便是人們飲酒這種純屬生理方面的味覺感受,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經過實踐和培養,才能逐步提高.不會飲酒的人,不論喝什么類型的白酒,都只是感到嗆、辣而已,哪會有什么美味的感覺呢?只有那些慣于和善于飲酒的人,才能夠從味覺上分辨出酒的品種、優劣,充分領略到醬香、濃香、清香、兼香等不同香型的不同美味,被它們的魅力深深吸引、陶醉和傾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