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伯得富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經理
先生 (高級經理) |
電 話:18650013905 |
手 機:18650013905  |
 |
|
 |
|
民國三十年半圓鎳幣 |
民國三十年半圓鎳幣
在清晚期時當李鴻章將其中的三枚鎳幣樣板呈光緒皇帝審視時,被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否決。她認為鎳幣上面盡管鑄有“蟠龍”圖案,但盡是洋文,無一大清文字,有辱大清帝國的威儀。一些追隨慈禧太后的保守派人物也隨聲附和:大清帝國一無鎳礦,二無鑄造技術和設備,若全盤委托英國代為鑄造,大清朝廷豈不又要花費大量的白銀?在清朝沒有發行,直到1914年2月8日,國民政府公布發行1種5分鎳幣。民國24年后又發行了5分、10分、20分、半圓4種。
從現實收藏證明,在流通過的孫像鎳幣中,因存世量稀少,民國二十八年伍分、民國三十一年二十分、三十年半圓鎳幣被冠以“三大天王”的稱號。其中民國三十年 半圓鎳幣最為珍貴,號稱”三大天王“之首。事實上,無論在專業錢幣網站還是在錢幣市場,一直流傳著三十年半圓鎳幣“一年難見,千次難求”的說法,可見其珍 貴程度。次之為民國二十八年伍分、民國三十一年二十分、三十一年十分,也存在一定的收藏難度。由于民國三十年半圓鎳幣售價高,也就成為造假者趨之若鶩的仿制對象,造成市場出現了不少假幣。為避免泉友遭受損失,以下就如何鑒定,筆者談談個人的看法,以供參考。
由于當時的桂林分廠資源缺乏,加之造幣坯餅材質成分發生改變,促使印花鋼模極易破損或崩模,導致壓制完成的民國三十年半圓鎳幣質量差(如圖),為維 護國幣尊嚴,僅鑄造極少數量后而停鑄。其成品背面布圖模糊不清,正反兩面的邊道部位產生多處“贅肉”,這正是真品的主要特征。而現代新仿制的民國三十年半 圓鎳幣,則恰恰相反,不但正反兩面制作規整精良,而且字圖清晰可辨,兩者比對,一目了然。此外,其他曾流通版式的鎳幣,筆者至今尚未發現假幣,也僅發現今 人臆造的民國二十七年(A版)等假鎳幣,泉友只要稍加注意,即可放心收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