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元項目數據分析
聯系人:王經理
女士 (1) |
電 話:02124193019 |
手 機: |
 |
|
 |
|
【債務履約能力評級報告】大數據人才培養之路該如何走 |
【債務履約能力評級報告】大數據人才培養之路該如何走
上海天元項目數據分析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天鑰橋路329號B棟7樓
王經理:021-24193019
大數據,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的熱詞。但數據人才培養以及數據科學研究似乎遠未做好準備。教育部日前公布《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記者注意到,繼2016年北京大學、中南大學、對外經貿大學首批設立大數據相關學科后,中國人民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復旦大學等32所高校成為第二批成功申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本科新專業的高校。
技術發展催生下的新興學科和專業,該怎樣培養人才?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人才培養與學科研究又該如何處理定制與創新引領、交叉融合與專業建設的關系?
從一專多能到兩專多能
近幾年,山西醫科大學醫學信息技術教研室主任于琦一直從事醫學大數據挖掘方面的研究。在他看來,大數據人才應系統掌握數據分析相關的技能,主要包括數學、統計學、數據分析和自然語言處理等。“具體來說,大數據人才首先應具備獲取大數據的能力,例如能根據任務要求,綜合利用各種計算機技術和知識,收集、整理海量數據并加以存儲,為支撐相關決策和行為做好數據準備。其次,應具備分析大數據的能力,能根據具體需求,采用有效方法和模型分析數據,并形成報告,為實際問題提供決策依據。*后,還應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分析任務,多數需要與他人合作實現既定目標。”
“現在看來,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畢業的學生,授予的是理學與工學學位。由此可見,此專業具有非常明顯的理工交叉特點。”南開大學統計研究院副院長王兆軍告訴記者,大數據催生了數據科學,而數據科學是處理和分析大數據的理論支撐與保證。“因此,高校在制定培養計劃和方案時,應注意數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的有機融合及與應用領域的深入結合。”
“大數據的核心價值在于應用,而應用需要專業知識與數據思維相結合。然而,大數據的應用能力培養用現行書本教學的方法很難實現。”清華—青島數據科學研究院執行副院長韓亦舜表示,過去的人才多是“T”型人才,即一專多能;今后的大數據人才應為“π”型人才,即兩專多能。所謂兩專,是要有專業知識,更要有數據思維。“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必須改革現行的人才培養方式,鼓勵用多種形式培養跨界人才。”
韓亦舜還表示,在大數據思維指導下,可以從事的研究領域變得更多了。“幾乎現有的各個專業都可以和大數據思維結合,產生創新的火花。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大數據也一定會產生新的學科或領域。”
與大數據相關的學科、專業建設還很薄弱
雖然我們已身處大數據時代,但大數據的學科和專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