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貴所252號運營中心 誠招各級代理 聯系電話:130-3621-0147 119-4020-992(朱經理)真誠服務合作雙贏貨投資免費開戶公司代理個人代理
在去年黃金的飆升行情中,筆者仍保持非常懷疑的態度,認為黃金炒作的成份太重。今年比較長時間也是如此,但是,*近的幾件事,令筆者對黃金的態度有了較大的轉變。
一是四月初以來黃金與其他工業品表現出的迥異的走勢。四月初以來,以銅為代表的工業品開始了筑頂之后持續大幅下跌的走勢,而黃金卻在商品的風雨飄搖中步伐越發穩健,甚至擺脫了去年急上急下的浮躁。這種走勢背后資金的力量不可小視。
二是源自希臘主權債務危機。這次危機,暴露出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拯救方案中普遍性的軟肋:財政赤字失控帶來的災難性后果。歐盟與IMF隨后的救助措施更令人擔心:完全是孤注一擲的做法。如果仍然會出現下一次主權債務危機,則市場的極度反應是難以預料的;即使僥幸成功,歐元的大幅貶值也在所難免。世上沒有免費午餐,各國政府總想用有形之手熨平波動,而救市的方法又往往是引發危機的方法。其中的僥幸心理與危險性,不言而喻。
三是國內的通脹情況。四月份CPI雖然只有2.8%,但上漲速度比三月份明顯提速了,且居民對價格上漲的感覺較官方數據更為強烈。別的不說,單是菜價的上漲、綠豆價格的飛升,以及臨近端午時糯米價格60%-70%的上漲,都顯示出價格上漲的程度、密集性以及敏感性超出常態。同月央行的數據,也讓人感到通脹的影子已經開始相隨:M1的增幅再度提速,并與M2的增幅差進一步拉大;同時,居民存款減少419億。居民資金流到哪里去了?股市?在四月份大跌、股市缺乏賺錢效應的情況下,這不太可能;流向樓市?或許。但在4月17日國務院出臺調控政策后,樓市的成交陡然轉淡,居民存款偏偏在4月流出,顯然有其他考量。如果居民資金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