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果情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聯系人:張老師
先生 (老板) |
電 話:025-84451822 |
手 機: |
 |
|
 |
|
作業拖拉動作慢怎么辦「保證進步」口碑推薦大果情商 |
我那孩子早上起床要人催;起床刷牙要人催;晚上吃飯、洗澡、刷牙、睡覺......樣樣都要催著才去做。
現在孩子二年級,做作業還不如一年級時積極,很拖拉。特別是周末作業多點,又要回爺爺家又要上圍棋課,周五的作業拖到周日早上還完成不了,其實她真做起來也很快很認真,就是老說等一下,一拖再拖,常做到周日晚上十一點多才完成。我們家長說多了她嫌煩,不說又不自覺,又常分心看看這玩玩那的。
我女兒做作業也很慢,上星期四把我惹火了,我限她時間做完,否則我要撕爛她作業本,結果她十五分鐘把作業完成得又快又好,哎!但這不是好辦法,我該怎么辦呢?
究其孩子拖拉的原因,無外乎內外兩因,內因是因為“缺乏動力和抗拒心理”,外因是缺乏“自我控制和時間管理的方法”。講白了,即主觀上孩子不想抓緊,客觀上孩子抓緊起來比較困難。如果要“治愈”拖拉這個“頑癥”,內外都得兼顧。
先從父母的角度看——
在處理過這么多案例后,我們覺得不管孩子是基于何種原因的“拖拉”,父母首先要解決掉家中滋養“拖拉”元兇。滋養“拖拉”有兩大元兇——“催促”和“為拖拉買單”。
*一元兇:“催促”;但凡“家有拖拉童,必有催促娘”。看起來,這似乎是*一辦法,只要不斷地催,不斷地喊,以為喊得聲音越大,催得越緊,動作孩子就越快。但事實并非如此,你懂的,做娘的累死,當兒的煩死。從而產生強烈抗拒心理。事實上,“催促”給孩子貼了一個“標簽”,說明“你管不好自己,你要我盯著”,孩子接受這種暗示, “拖拉”的行為得以茁壯成長。
第二個元兇:“為拖拉買單”;作業一直拖到*后,父母也會盯著孩子完成;早晨磨蹭來不及,爸媽也會想方設法把孩子準點送到學校。 為“拖拉”行為買單的是父母,父母會想方設法幫孩子減少由于拖拉帶來的后果。想想我們自己,工作上為什么不拖拉?拖不起啊!我們得按時交付工作,因為我們要拿薪水,讓老板滿意從而獲得更多升職機會。無論看起來有多嚴厲,父母經常扮演救生員角色,所以孩子沒有辦法體會到“拖拉”這個行為帶來的后果。
所以,以上這兩個行為,是家長朋友首先要克服掉的。
再從孩子的角度看——
從自我行為管理上看,孩子可以選擇任何一種行為,但是他要知道每一種行為都有相應的后果。這就是情商課上,孩子學習過的“行為與后果”,爸媽請參考[海龜小子]、[自律高手]對于行為而言,后果是自然而然的。也就是說如果我不抓緊寫作業,我就不得不明早去面對老師,對老師有所交代;如果你早晨磨蹭,爸爸媽媽就沒有辦法送我上學,只好打電話讓奶奶趕過來送我,我就要遲到。這個就是后果。體現孩子能夠管理好自己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他能夠選擇“聰明”的行為,以避免“糟糕”的后果。要特別強調的,這個后果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家長強加上去的。比如,作業寫不完,會被老師“修理”,這個是自然后果。而作業寫不完,媽媽回來后會讓我不寫完不睡覺,這個就是父母強加的后果。
下面我們來談談,具體可以怎么做。還是以寫作業為例:
*一步:做提醒;
不催促并不意味這不做提醒。年齡小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弱,所以需要父母的介入的。但只是“提醒而已”。“7點鐘之前把作業做完,你可以玩到8點半,因為9點要睡覺,這樣你可以玩一個半小時;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慢慢做,不玩,但9點一定得上床,無論你的作業是不是完成,我們得保證睡眠,這樣你才有精力應對第二天”。孩子學會做計劃、任務管理和時間管理,請參考[目標管理之大魔法師]和[高效小學生]。
第二步:放手讓孩子自己處理和選擇
你的孩子有可能繼續磨蹭,再此過程中,不必再做提醒。你的孩子聰明得很,只需要一遍他就已經完成聽明白了,只不過,他想選擇磨蹭而已.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