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石的驗貨要求和測試是確保產品質量和耐用性的關鍵環節,以下是具體標準和操作指南:
一、磨刀石驗貨要求
1. 外觀檢查
表面平整度:無裂紋、凹陷或明顯凹凸,用直尺測量時縫隙≤0.5mm。
邊緣完整性:無崩邊、毛刺,棱角需打磨圓滑(尤其手持式磨刀石)。
標識清晰:品牌、粒度標號(如1000、6000)等應清晰且不易脫落。
2. 材質與硬度
材質驗證:
天然磨石(如阿肯色石)需檢查紋理均勻性。
人造磨石(如碳化硅、氧化鋁)需確認粘合劑均勻無氣泡。
硬度測試:用莫氏硬度筆劃刻(如碳化硅應≥9級),或通過耐磨性測試(固定壓力下磨損量≤0.1mm/分鐘)。
3. 功能性測試
研磨效果:用標準刀具(如硬度HRC5860的鋼刀)以固定角度研磨,檢查切削效率及劃痕均勻性。
自銳性:觀察磨粒脫落是否均勻,避免堵塞(尤其金剛石磨石)。
吸水性(適用于水磨石):浸泡后吸水率≤5%,且無結構松散。
4. 尺寸與重量公差
長/寬/厚偏差±1mm,重量偏差±5%(參照合同規格)。
二、跌落測試標準
1. 測試目的
模擬運輸或使用中意外跌落,評估磨刀石的抗沖擊性和結構強度。
2. 測試條件
跌落高度:
普通磨刀石:1.2m(模擬桌面高度)。
重型/工業級磨刀石:1.5m。
跌落表面:混凝土或硬質鋼板。
跌落角度:至少測試3個不同面(正面、棱角、底面)各1次。
3. 合格標準
無功能性損傷:無斷裂、分層或嚴重缺角(崩邊≤3mm可接受)。
研磨面可用性:跌落后的表面仍能正常研磨,無影響使用的裂紋。
粘合型磨石:分層面積≤5%且不涉及核心研磨區域。
4. 補充測試(可選)
循環跌落:對同一產品連續跌落3次,觀察累積損傷。
低溫脆性測試:10℃環境下靜置2小時后跌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