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濕地利用基質、植物和微生物這個復合生態系統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重協調作用,通過過濾、吸附、共沉淀、離子交換、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來實現對廢水的高效凈化,同時通過營養物質和水分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促進綠色植物生長并使其增產,實現廢水的資源化與無害化。M.Greenway了不同植物對鋁、鐵、鋇、鎘、鈷、銅、錳、鉛、鋅等重金屬元素的富集作用。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研究,近年來人工濕地作為改善水環境的一種有效方法,已在水庫、湖泊周邊面源污染的攔截和地面污染水體的凈化等方面得到應用。筆者以菖蒲人工濕地為研究對象,研究了菖蒲人工濕地對煤礦廢水中鎘的凈化作用,分析測定了濕地系統對不同流量的煤
1實驗
1.1實驗材料
儀器:722E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光譜儀器有限公司。
試劑:硝酸鎘、抗壞血酸,AR,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濃磷酸、碘化鉀,AR,重慶川東化工化學試劑廠;孔雀綠,AR,天津市鐘表廠(原南開化工廠);明膠,生化試劑,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
實驗所用菖蒲購于重慶永川苗圃園,植株大小基本一致,植株根部大小相當,且植株健康無病蟲害。基質采用泥土,采自重慶文理學院環境實驗樓旁,無腐葉,已篩選出石頭、雜質;河沙采自重慶永川松溉長江沿岸;炭渣采自永川發電廠。實驗所用塑料箱的尺寸為:長54cm,寬45cm,高23cm,數量2個,均為實驗組。
實驗所用煤礦廢水為重慶永川新興煤礦采礦廢水,其水質見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