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瀚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尹經(jīng)理
先生 (經(jīng)理) |
電 話:18696560635 |
手 機(jī):18696560635  |
 |
|
 |
|
重慶古字畫正規(guī)鑒定機(jī)構(gòu) |
重慶古字畫正規(guī)鑒定機(jī)構(gòu)
從題跋上辨別
(1)題跋分為三類:作者的題跋,同時人的題跋,后人的題跋。某件書畫的題跋雖然也有對這件作品以否定的,但這是少數(shù)。最多的是為了說明這件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收藏關(guān)系,或者考證它的真?zhèn)巍S谑怯性S多作品仗著題跋增加了后人對它的信任。但書畫既有偽作,題跋方面也同樣有多種作偽情況。
(2)有的畫應(yīng)當(dāng)說本來是真的,因被人加上假題,反成了偽作。例如在《唐宋元明名畫大觀》中的一幅草蟲圖車,署款李亨。前代畫家有兩個李亨,一為元人,一為清人。從草蟲軸的時代風(fēng)格來看,出于清人之手,本是清代李亨的真跡。但畫上有后人偽造清卞永譽(yù)的跋。由于有了這兩段題字,卻使它成了一幅假的元人畫了。
從紙質(zhì)上辨別
(1)古人寫作書畫,一般是在紙或絹上。因此,如果能對歷代絹、紙有所了解,對鑒定書畫的真?zhèn)斡葹橛杏谩?br /> (2)中國絹的發(fā)明在紙之先,用絹來作書畫的年代也比較早。不過絹有一個缺陷,就是保存的時間不象紙那么長。無論保存得有多好,不受任何意外損傷,只是空氣的自然浸蝕,年代久遠(yuǎn)的絹就會變得糟脆。百年以上的絹,已經(jīng)沒有韌性了。明代初年的絹,至今已經(jīng)腐得不能碰觸。而宋的絹,因裱托得比較好,目前還可見到,至于宋代以前的絹,雖然有,但也已經(jīng)辨不出模樣了。
(3)宋代以前的紙,有若干種類,其材料是什么,都沒有確切的記載。傳世的古紙,主要有棉紙和麻紙。從表面上看,棉紙有點(diǎn)類似今日的宣紙。麻紙的紋理要比棉紙粗疏一些。棉紙和麻紙中都摻和有絲。棉紙絲短,麻紙絲長。有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可以鑒定紙的年代:取一舊紙,浸泡在水中,然后用針來挑。如果是宋紙,那么必然有很多稱絨,而且無論如何破碎,仍然可以裝裱。宋代以后的紙,則不可能這樣。如果用顯微鏡觀察,真紙并不平勻,膜皮如蟲蝕之狀,而且有一層白灰,若隱若現(xiàn)。其顏色則無論里外、凹凸,均系一致。偽造的絕代 ,因為是用顏色染成的,厚則深,薄則淺;里則淡,外則重;凸則有,凹則無。因為質(zhì)地不同,其受色的程度必然不一樣。
從裝裱形式上辨別
(1)裝裱與書畫本身的關(guān)系要間接一些,但有時也可作為鑒定書畫的有力佐證。各個時代的綾、錦,其花紋、色澤多不相同,裝裱的式樣也有出入。前人的收藏印多蓋在裱件的接縫上,這就必然同裝裱形式有密切的關(guān)系。如著名的宋“宣和裝”,故宮博物館藏的梁師閔《蘆汀密雪圖》是個較典型的例子:玉池用綾,前、后隔水用黃絹,白麻箋作拖尾,連本身共五段。玉池和前隔水之間蓋“御書”葫蘆印,前隔水與本身之間蓋雙龍璽及年號璽各一,本身與后隔水之間蓋年號璽二,拖尾上蓋“內(nèi)府圖書之印”,共用七璽。“宣和裝”雖有例外,但這是比較標(biāo)準(zhǔn)的格式。不少贗跡上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