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八方晉寶拍賣有限公司
聯系人:林經理
先生 (客戶經理) |
電 話:020-37674427 |
手 機:18520168506  |
 |
|
 |
|
嘉慶通寶母錢鑒賞 |
廣州古錢幣鑒定拍賣交易咨詢熱線:18520168506林經理(微信號) 郵箱:474363584@qq.com
嘉慶帝即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帝第十五子,年號嘉慶,1795年~1820年在位。在位前四年是太上皇乾隆帝發號施令,嘉慶帝并無實權。乾隆帝死后才獨掌大權。他懲治貪官和珅,肅清了吏治。他在位期間是世界工業革命興起的時期,也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內憂外患此起彼伏,國內爆發了白蓮教起義,清朝統治危機出現。他繼續推行閉關鎖國和重農抑商政策,導致清朝落后世界大潮,留下千古遺恨。嘉慶帝學習先帝,勤于政事。在對外交涉中,嘉慶帝力主嚴禁鴉片,對英國侵略者在沿海的騷擾活動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廟號仁宗,謚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实郏嵊谇逦髁曛。
嘉慶帝勤政圖治,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解決國情的內憂外患情況,可惜的是并未能從根本上扭轉清代中衰之勢,實在可嘆。嘉慶通寶是鑄于清仁宗嘉慶年間(1796-1820年)的錢幣。但由于嘉慶帝嗣位的特殊性,所以嘉慶初年戶、工等局沒有全額鑄行嘉慶通寶錢,這也算是一大特色。太上皇乾隆在世時期,京局鑄乾隆通寶二成,嘉慶通寶八成,阿克蘇局則全鑄乾隆通寶。乾隆帝死后不久,鑄造政策變化,僅阿克蘇局鑄二成乾隆通寶,京局就全額鑄行嘉慶通寶了。
古代的花錢,有一少部分來源于宮廷,這部分花錢被人們稱之為宮錢。宮錢的使用源于唐代,到了清代,宮錢的發展達到了鼎盛。當時宮錢是用官爐鑄造,主要用于皇宮的節日慶典裝飾,每年臘月負責鑄造宮錢的部門都要把一批精鑄的宮錢送入皇宮,作為宮燈的錢墜。因此鑄造宮錢自康熙后就漸成一習,尤其是中晚期嘉慶年后盛。這些宮錢,以天下太平為主,兼有為皇帝壽辰專鑄的祝壽錢。宮錢與民間花錢的*大區別在于,宮錢使用的銅質是精黃銅,而且制作也非常精致。
文中這枚錢幣即為嘉慶通寶,直徑:4.2cm 重:16.7g,錢體呈暗褐色包漿,銹色得體、自然,質地為精質黃銅。錢幣正面楷書“嘉慶通寶”四字,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字形規矩,布局協調,橫直豎立。背面“天下太平”四字亦是書寫工整,用筆有力,彰顯端美。此幣品貌精整,邊圓廓正,平整地章,錢文清晰,筆劃纖細且深俊挺拔,穿口輪邊規矩而干凈,乃是一枚難得的嘉慶通寶母錢,故顯珍貴,值得珍藏。
征集范圍:
歷代瓷器、各朝名家字畫、翡翠玉器、竹木牙雕、當代藝術品等
精品陶瓷:歷代窯口精品陶器、瓷器,各代精品官窯器等;
翡翠玉器:明清和田玉,A級翡翠為上. 要求玉質佳、雕工精。高古玉、明清玉、新玉(以和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