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氣溫的變暖,高效減排的呼聲日益高漲。選礦能源的消耗費用,已經和入選品位一樣引起管理機構的重視;破碎-篩分與磨礦-分級是選礦生產過程中的一個主要環節,降低礦石的粉碎能耗,提高碎磨效率歷來廣受重視。
根據我國金屬礦山的實踐,已投產礦山的選廠的破碎工藝流程大致有如下幾種:二段一閉路破碎工藝流程;三段開路破碎工藝流程:三段一閉路工藝流程;新三段一閉路工藝流程;四段一閉路工藝流程。由于我區的礦山生產規模都為日處理礦量500t以下;基本上破碎工藝使用二段一閉路破碎工藝流程或三段一閉路工藝流程。
這兩種工藝流程的*終產品,粒度都比較大,一般在25mm左右,以這種粒度進入到磨礦工序,使磨礦負荷加大,生產費用增加。
具體想法如下:一般的選礦廠破碎部分采用,兩段一閉路破碎工藝流程或三段一閉路破碎工藝流程;無論采用哪種破碎工藝流程,它的磨礦入料粒度實際*大都在15mm-25mm以上,甚至更大。筆者的想法是:把破碎的原礦經過振動篩分級后,篩上的礦石進行較細的處理,不是返回到二段破碎或三段破碎,再次破碎處理。而是使用“制砂機”加工并開路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