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飯煲的驗貨要求與測試需要結合產品質量標準、安全規范以及功能性測試,以下為具體要點:
一、驗貨基本要求
1. 外觀檢查
外殼:無劃痕、變形、毛刺,材質符合環保要求(如食品級PP塑料)。
內膽:表面光滑無涂層脫落(不粘鍋需重點檢查),厚度均勻,標識清晰(如容積、材質)。
配件:蒸籠、量杯、電源線等齊全,無缺失或損壞。
標識:產品標簽(型號、電壓、功率、制造商)、3C認證標志、能效標識完整。
2. 結構安全性
電源線長度≥1.5米(國家標準),插頭符合地區規范(如中國GB 1002)。
密封性良好(如有壓力功能),開合蓋順暢,無卡頓。
排氣孔暢通,防燙手柄安裝牢固。
3. 功能測試
煮飯功能:加水后能正常加熱,自動跳轉至保溫狀態(約1015分鐘)。
保溫功能:保溫溫度應在60℃~80℃(可用溫度計測試)。
附加功能:如預約、快煮、蛋糕等模式需逐一驗證。
異常保護:干燒時自動斷電(空燒測試需謹慎,避免損壞)。
二、功率測試方法
1. 測試工具
功率計(如北電儀表、電力監測儀)、萬用表、恒溫水浴箱(校準溫度)。
2. 測試步驟
額定功率驗證:
1. 電飯煲加入額定水量(如內膽標注的“*大水位”)。
2. 連接功率計,啟動煮飯模式,記錄峰值功率(應在標稱功率±10%內,如標稱1000W,實測900W~1100W為合格)。
待機功耗:插電不工作時,功耗應≤1W(節能要求)。
保溫功率:進入保溫模式后,功率通常在20~50W范圍內波動。
3. 溫升測試
運行1小時后,外殼溫升≤60K(國家標準GB 4706.1),手柄部位≤45℃(避免燙傷)。
4. 能效測試(可選)
按國家標準(如GB 12021.6)測量煮飯能耗,對比能效等級(1級為*優)。
三、常見不合格項
1. 功率偏差大:實際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