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范圍內,齒輪的彎曲疲勞壽命隨著淬透性的增加而提高。文獻指出,長春一汽開始在生產“解放”牌9t載貨汽車后橋齒輪時,采用20CrMnTiH鋼,即使使用淬透性能為Ⅱ組的鋼材(J9=36~42HRC),熱處理后齒輪輪齒心部硬度也只有22~24HRC,達不到齒輪技術條件規定的要求,汽車在使用時,后橋主動和從動圓錐齒輪發生早期損壞。因此不得不選用淬透性能更高的Ct-Mo鋼,其主要成分參考日本的SCM822H齒輪鋼,該鋼材的主要化學成分(質量分數,%)為:0.19~0.25C,0.55~0.90Mn,0.15~0.35Si,0.85~1.25Cr,0.35~0.45Mo。經與鋼廠協商,生產出了國產化的新鋼種22CrMoH鋼,其淬透性能指標為J9=36~42HRC,較好地滿足了汽車齒輪的使用要求。但是,該鋼的工藝性能較差,齒輪鍛坯要經過等溫退火處理后才能進行切削加工,硬度為156~207HB,金相組織為先共析鐵素體+偽共析珠光體。此鋼淬透性能較高,普通正火容易產生粒狀貝氏體,粒狀貝氏體的出現對切削加工極為不利,不僅使刀具的使用壽命大幅度下降,而且由于異常組織的出現,總是伴隨著金相組織的不均勻性,*終造成齒輪熱處理畸變的增大。4)美國汽車制造廠商力圖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提高零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