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華鯤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
女士 (經理) |
電 話:0536-3533686 |
手 機:13356777265  |
 |
|
 |
|
針對性管理排放,讓民眾對環保不再有“霧”會 |
霧霾在供暖期要明顯重于非供暖期。研究表明,PM2.5中約30%的顆粒物來自燃煤、機動車、揚塵等的直接排放(一次顆粒物),70%的是轉化而來的顆粒物(二次顆粒物)。北京市地源解析發現,PM2.5構成包括直接排放的煙塵、粉塵、揚塵等細顆粒物,以及各種化學成分在光化學作用下形成的二次顆粒物。
拓展供暖熱源非常必要。電、燃氣、地源熱泵、污水源熱泵等采暖方式,可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強度;可以推廣油、電、氣等優質能源供暖,也應當大力推進工業余熱利用。據估計,我國北方供暖期工業余熱量約1億噸標準煤;只要用上其中的70%就可以為城鎮集中供熱提供基礎負荷。垃圾焚燒、垃圾填埋氣體以及地熱等,也可以開發用于供暖熱源;應將小區、學校等單位分散供暖的管道連通起來,減少或淘汰分散供暖的小鍋爐。不同的供暖熱源,居民的供暖支出不同。按運行成本分析,燃油供暖成本是用煤的5倍,燃氣是用煤的2.5倍,電是用煤的1.8倍。因此,在不增加污染物排放情況下使居民更好地享受供暖服務,成為努力的方向。鼓勵開展合同能源管理,通過政府和民間資金合作等,對保溫性差的老舊高能耗建筑住戶給予適當補助,并作為節能改造的優先對象,仍需持續推進。
區域傳輸會對一個地區的霧霾產生影響;但影響多大,存在認識差異。北京地源解析發現,外圍輸送的影響可達30%;但如果將今年11月的霧霾解釋為外來影響的結果,理由不夠充分。如果污染物從東北吹來,風速不應低于城鐵(大約5級風);但5級風北京基本不會出現霧霾。類似的情形2015年12月25日北京出現過:下午PM2.5濃度僅約100微克/立方米,傍晚時突然升高到300—400微克/立方米,可能是氣候變化的結果。常識告訴我們,“天變一瞬間”,而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較大的污染物濃度變化是難以想象的。霧對人無害不需要治理,以目前的技術能力,人無法改變氣象條件;否則,臺風、暴雨、暴雪等災害就可以避免了。
診斷病根,精準施策,以*小的投入解決供暖期霧霾污染嚴重問題,不僅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城鄉居民對宜居環境的新期盼。霾是人為排放的污染物在一定的大氣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并積累的結果,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才是霧霾污染防治的關鍵。但應避免治理一種污染產生了新的污染。傳統上,大氣污染治理將排入大氣的污染物脫除了,如我國電廠污染治理實施了脫硫工程、脫銷工程,卻產生了大量固體污染物。有研究甚至認為,現行煙氣濕法脫硫技術是“霾”的生成器;這也成為燃煤煙氣越治理霧霾天氣反而越嚴重的原因。因此,需要實現治污設施一體化,以協同處理污染物,不僅減少多次投入,還可以減少污染物排放源,收一舉多得之效。
公眾學會了容忍和應對霧霾污染,但治理不應放松,盡管治愈霧霾非一日之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