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認知中的臭氧,是保護地球上的生態環境以及生物不受紫外線傷害的,這是沒問題的,因為臭氧在平流層上空形成“臭氧層”,就不是污染物。它的功能是吸收太陽光到達地球的99%紫外線。
但是現在大氣環境問題之一,就是有“臭氧層”破壞、“臭氧層空洞”。
我國青藏高原上空,就有“臭氧層空洞”,那里的人們發生紫外線大量照射導致的皮膚癌,是一個典型事例。
高濃度的臭氧是一種有影響氣溫的******氣體,當臭氧在近地面層空氣中超過額定含量,就會形成環境空氣的污染,對環境產生影響、對人體的呼吸器官和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臭氧又是強氧化劑,在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作為一種主要污染物。給出了標準限值。所以你才在北京的環境空氣質量預報中說到“現在的主要污染物是臭氧”。
那為什么近些年臭氧突然就變成了環境污染呢?以前為什么沒有這種問題?
歸根究底還是氮氧化物的問題了。
近些年臭氧(O3)取代PM2.5,成為夏季空氣污染的源頭,作為生成臭氧的重要物質之一,氮氧化物(NOx)也引起了環保專家的關注。氮氧化物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又該如何通過控制氮氧化物來減少臭氧污染? 環保專家詳細解答了這些問題。
問:氮氧化物對臭氧生成很重要嗎?
答:在陽光照射下,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經由一連串的光化學反應生成臭氧、甲醛、乙醛等多種二次污染物;臭氧是導致大氣氧化性增強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濃度、長時間的臭氧容易進一步發展形成光化學煙霧,對大氣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而造成臭氧污染的主力軍是“人為源”:燃煤、機動車尾氣、石油化工等排放出的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換句話說,氮氧化物深度參與了大氣環境中的“二次光化學反應”,是造成臭氧生成的源頭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