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姜苗 姜種 大肉姜種 生姜種子 沙姜種 黃姜 大肉姜 沙姜電話13978515312
大棚生姜早熟高效栽培技術
1 選地
選擇2 a(年)沒有種植過生姜、排灌方便、土層深厚、保水保肥力強的肥沃沙壤土地塊種植,并和水稻實行水旱輪作。
2 整地施肥
1 月利用農閑時間進行整地施肥,每667 m2 撒施腐熟有機肥2 000~3 000 kg、三元復合肥50 kg 作基肥,然后旋耕兩次,深翻土壤,使肥料與土壤混勻。
3 建大棚
施基肥后盡早建棚以利于提高地溫。建半拱圓形或屋脊形簡易竹架塑料大棚,大棚規格根據地塊寬窄靈活掌握,一般大棚寬8 m 左右,長30 m 左右,高2.2~2.5 m。竹架拱竿交接處要用舊布條、舊薄膜條或稻草包裹嚴密,以防止竹竿端頭刺破棚膜。
4 選擇良種
大棚生姜以生產鮮食嫩姜為主,因此宜選用早熟、高產、抗病、適宜鮮食的品種。經過多年的探索,馬斯村選用品質優良的竹根姜或大白姜作種。
5 姜種處理
2 月中下旬,選擇姜塊肥大、皮色正常、肉質新鮮不干縮、不腐爛、無病蟲的姜種晾曬1~2 d(天),每天翻動兩次。曬種后選種,淘汰姜塊干癟、肉質干枯及發軟的種姜。將姜種掰成50 g 左右的小塊,姜種斷面沾草木灰可以起到消毒和補充營養元素鉀的作用,每667 m2 用種姜量600 kg 左右。
6 播種
2 月中下旬選晴天播種,播種前沿大棚走向挖播種溝,溝距65 cm,溝深33 cm,溝寬17 cm。每667 m2用磷酸一銨10 kg、硫酸鉀15 kg、三元復合肥20 kg,加3 %辛硫磷顆粒劑2 kg 混勻后撒入播種溝,翻動土壤使肥料與底土混勻。再將45 %敵磺鈉(敵克松)可濕性粉劑700 g 加入水中澆底水,在底水尚未下滲前及時擺放姜種,使姜種浸泡在藥液中,姜種牙朝上,株距10 cm,一溝播種結束后覆土7 cm 厚,再播種另一溝。也可溝施基肥并與底土混勻后立即播種,覆土后再澆水。無論采取哪種方法,在播種結束后每667m2 都要用45 %敵磺鈉(敵克松)可濕性粉劑350 g 加水300 L 混勻后全棚澆灑,進行土壤殺菌。晾曬表土數小時后,再在地表噴施除草劑,每667 m2 可用90 %乙草胺(禾耐斯)乳油60 mL 加水30 L,或33 %二甲戊靈(施田補)乳油100~120 mL 加水30 L 噴霧,然后覆蓋地膜,地膜四周用土壓嚴,以利于保溫、保濕。*后蓋嚴大棚薄膜。
7 大棚溫、濕度管理
早春氣溫低,播種后至出苗前閉棚保溫,以后隨著氣溫的升高,應及時揭膜通風降溫,使棚內溫度不高于35 ℃,以免造成高溫燒苗。要注意生姜生長前期通風口要小,生長中后期逐漸加大通風口,保持棚溫白天在25~30 ℃,夜間18~20 ℃。揭除棚膜的時間應根據天氣情況靈活掌握,以外界氣溫穩定在20 ℃以上時為宜,馬斯村一般在5 月下旬~6 月上旬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