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大通道建設凸顯
規劃中16處提到關鍵詞“物流”,涉及國際交通物流樞紐、空海港口群之間內河航道與疏港鐵路公路物流、多式聯運現代物流體系、第三方物流、冷鏈物流、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技術等層面,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九市兩區的物流大通道,香港、澳門、粵東、粵西互補式發展,香港著重發揮國際航運中心功能,廣深提升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功能,在港口、航道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著力發展,多式聯運代碼共享,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培訓提升廣深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大灣區內將推行“一卡通”服務和“一票式”聯程,打通城際客運交通,提升客貨運輸服務水平等等。
三地貿易或將受益
從2009至2016年三地貿易數據來看,廣東與香港間的進出口貿易在2012/2013年有一次小高峰,隨后幾年下降嚴重。2013年出口至香港的峰值為2739.57億美元,自香港進口額于2012年產生峰值,為140.21億美元。廣東與澳門間貿易與香港相差較多,2015年出口至澳門的峰值為29.05億美元,2009年進口至澳門的峰值為2.35億美元。在大灣區建設推動下,粵港澳三地貿易將會受到積極影響。
三地通關便利化趨勢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布之前,三地已經針對互通做了許多鋪墊工作,其中,“跨境一鎖”計劃是于2016年3月開始運作,主要針對粵港兩地通過多模式聯運轉運的貨物,如外地經空路到香港再經陸路轉運至內地的貨物,或內地經陸路到香港再經空路轉運至外地的貨物。粵港海關應用同一把電子鎖及全球定位系統監控貨物運輸過程,減少重復檢查,簡化清關手續,加快貨物轉關流程。2018年,港珠澳大橋全線通車,2019年,珠海首次設立清關點,將進一步促進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貨物通關便利程度。
針對貿易通關環節,邦捷物流將借助人工智能(AI)技術,建立粵港澳三地連通的通關平臺,實現一地申報,全國(含港澳)通關,使報關便利性再躍升一個量級。隨著貿易自由化,以及人員、貨物跨境往來便利化的舉措不斷出臺,粵港澳三區海關層面必將做進一步對接,將通關數據打通,跨境貿易時效將大幅提升,成本大幅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