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大氣十條”的五年防治行動計劃后,大氣污染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果,全國71%的燃煤機組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硝機組容量約9.6億千瓦,占全國火電機組容量的87.3%;采用第三方模式運營的脫硝機組容量超過1.1億千瓦,占煤電機組總容量比例超過11.2%。電力行業的脫硝市場基本飽和,脫硝催化劑供應商未來的增長點在于已安裝催化劑項目的更換和現還基本處于空白的非電力行業。
據悉,玻璃、鋼鐵、焦化、水泥等非電力行業的工業窯爐氮氧化物排放量巨大,約占到總排放量的38%左右。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下,《鋼鐵燒結、球團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平板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政策的密集出臺,對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標準給出具體的特別排放限值。
目前,煙氣脫硝的方法中應用最成熟的仍然是SCR催化脫硝技術,特別是低溫脫硝技術是目前研究的重點。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現使用的脫硝催化劑中,大部分采自國際進口品牌,國內催化劑企業雖大有發展,但也僅集中在為數不多的龍頭企業,發展較為緩慢。我國現行的煙氣脫硝技術仍有許多問題,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中,這也是推動我國煙氣脫硝技術進行跨越式發展的機遇期。許多有實力的企業在加大對煙氣脫硝技術的研究,并且在實際應用中不斷地進行檢驗與提升,形成一批有品牌競爭力的脫硝催化劑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