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驊市亞新電器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強
先生 (經理) |
電 話:0317-5641564 |
手 機:13333171551  |
 |
|
 |
|
清潔取暖要求我們用好電! |
“清潔取暖要求我們進一步正確認識電供暖,煤改電改的好不好,要看電熱轉換效率高不高,要看其在電網側、在供暖末端的靈活調節能力強不強。”電是高品位能源,怎樣用好電,是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必須破的解的重要課題。
關鍵不是消納多少清潔能源,而是替代多少燃煤
如何正確認識電供暖?在學術周的“推進電力供熱健康發展”專題研討會上,提出了三個評價標準。
“一個是看電熱轉換效率,我們追求的是單位電力替代盡可能多的化石能源,所以,問題的關鍵不是消納了多少清潔能源,而是替代了多少燃煤。二要看對電網側靈活調節的能力,要看是否可以為進一步發展可再生能源電力提供空間,并應對電網峰谷變化。三是看對供暖末端的調節能力,需要建立可以支持‘部分時間部分空間’的運行模式。”
2017年底,十部委共同發布了《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對于清潔取暖方式的選擇,明確了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煤則煤等原則。其中要求,電供暖要充分結合供暖區域的熱負荷特性、環保生態要求、電力資源、電網支撐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發展。
事實上,我國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初期階段成效已經顯現,電供暖已經成為城市降低供熱大氣污染的手段之一,近年來天然氣價格等因素也使得電供暖的經濟成本凸顯優勢,并得到較快發展。
“用好電供暖,應該讓一份電出三份熱,甚至出六份熱。”近年來,以各種高效電驅動熱泵和電力蓄熱供熱為代表的新一代電力供熱技術發展迅速,已經逐步替代了在實際工程中效率并不高的常規熱泵技術和電熱膜、電鍋爐等直接電熱取暖技術。
基于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此次學術周上公開發布的《2019中國建筑節能發展研究報告》建議,除了熱網和燃氣網無法到達的嚴寒地區,在建筑達到低能耗標準的情況下,其他地區應當在用戶側推廣電熱泵,充分利用地熱、污水、空氣、低品位工業余熱等低溫熱源。此外,可以結合蓄熱滿足電網調節的靈活性,同時利用城市熱網在熱電聯產熱源側推廣熱電協同模式,統籌解決供熱不足和電力調峰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