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市市城市污水檢測、環境水質檢測:
六五環境日,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聯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高德地圖共同推出環境地圖。該環境地圖不僅可在線查看全國城市的空氣質量、污染源等環境信息,還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全國各城市水質情況。
據了解,環境地圖中把水質共分為7類,前5類的劃分依據環保總局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II類水經過處理都可以飲用,IV類水只能用于工業用水,V類水只能用于農業和一般景觀用水。
另外,環境地圖中還標注了 “劣V類水”和“黑臭水體”,這類水已經喪失了使用價值,甚至會顏色發黑,散發臭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黑臭水”。
黑臭水一直是老百姓反映最強烈的水環境問題之一。近年來,由于城市快速發展以及一些老城區改造困難、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等因素,有些城市污水未被處理就直接排放到水體中,再加上垃圾入河,河里底泥污染嚴重,從而導致水體出現了黑臭現象。
近年來也一直專注于污水的治理,成果在環境地圖上也得到了初步顯現。在環境地圖頁面上,記者看到杭州共有60多個水質監測點,其中黑臭水數量只有1個,黑臭水占比為1.5%。作為一二線城市的代表,杭州的水質保持了較高的水平。
全國城市“水質地圖”出爐,水質領跑一二線城市jsgf19310zjh
同時,環境地圖還顯示,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黑臭水的問題相對較為嚴重。北上廣深四大城市中,深圳的黑臭水占比,達到70.3%,其次分別為廣州黑臭水占比31.5%、北京黑臭水占比30.5%、上海黑臭水占比22.6%。(注:占比為該城市所有水質監測網點中黑臭水數量的分布比例)
此外,一些資源密集型的城市以及工業城市,黑臭水占比也普遍較高,比如撫順為87%,長春為79%,馬鞍山73.5%,十堰74.5%,陽泉69%。而人們通常認為的環境較好的海邊城市,黑臭水問題也并不樂觀,其中海口的黑臭水占比高達72%,廈門66.7%,大連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