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利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聯系人:姚瑞
女士 (業務經理) |
電 話:0371-53690710 |
手 機:13523068962  |
 |
|
 |
|
河南玉石玉器*威快出手交易 |
玉器*威鑒定出售:13523068962 姚
薄胎器皿:玉器器皿把胎體做得很薄,是清代引進的高水平技術,清代名為“痕”玉,“痕”即“痕都斯坦”,也稱“溫都斯坦”。“痕都斯坦”是地名,大約在今克什米爾地區。此地區制作玉器盤、碗、盒,多將胎體磨得很薄,乾隆見到后,對這種工藝發生了興趣,乾隆16--24年間引入,乾隆有贊“痕玉”詩三十余首,稱此玉器“瑩薄如紙”。從此變為中國玉器器皿的一種常見風格。其實在清以前也有薄胎作品,但在清代最多,工藝技術吸收了“痕玉”的特點,才形成專稱。
首都博物館收藏的“痕器”中,白玉蕃蓮佛像紋碗、白玉蕃蓮紋碗,均是造辦處仿制的“痕器”。白玉蕃蓮佛像紋碗,外壁琢兩組紋飾,一組為曲瓣蕃蓮紋,一組為蕃蓮紋圍繞的坐佛,碗足飾舒展的圓瓣形蕃蓮紋,玉色潤嫩,質地細膩,器薄胎透,花葉布局疏密有致。白玉蕃蓮紋碗,一對,取自同一塊玉料,采用掏料法,將玉料掏成兩個很薄的碗坯,再兩面對琢,碗壁薄僅1公厘,仿銀器的錘鏨效果,花紋內凹外凸。
“痕器”主體圖案多為西蕃蓮、菊瓣紋,少乏創意和變格。其繁縟、細膩,迎合了乾隆盛世百工去樸尚華的風氣。這一點,也是玉雕創新之作的主流。鑒寶微信:art170509
玉山子,是按玉料的形狀、顏色、綹裂進行設計,去除瑕疵,掩其綹裂,順其色澤,使料質、顏色、造型渾然一體。玉山子在設計中隨料主意,可粗工,可細工,可浮雕,可深雕,可山水,可人物,可樓臺殿閣、草屋石洞,可牛馬動物、翎毛花卉,可遠近景布局,散點透視,盡心安排,以取得材料、立意、工巧三方面的統一效果。玉山子必須象畫一樣,可以和畫比美,有詩情畫意的特點。如“大禹治水圖”、“會山九老圖”、“秋山行旅圖等。
以藝術形式表現自然景物、人文景觀和歷史場景,取材廣泛。山子因玉料體積重量不同,作品巨微不一,大的山子可達數噸重、一二米高,小的只寸許大小。小品山子料精,以白玉為多,細膩而精巧,有沉靜、典雅之書卷氣,可作案頭擺設。大型玉山子場面宏大,雕琢有花木、山水、云石、樓閣、人物等,氣勢蔚為壯觀。大型玉山子是在一定歷史、經濟、社會發展條件下出現的,其制作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大型玉山子最能代表玉器的制作水平。
玉器出手:13523068962 姚 |
|
|